温州举办“富二代”培训 助推民企掌门人接班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温州举办“富二代”培训 助推民企掌门人接班潮
2009年12月24日 13: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温州:政府助推财富接力

  在中国企业传承中,子承父业一直被认为天经地义,这一点如今也被各地政府不断地引申和推动。温州市人事局牵头举办的“富二代”培训,旨在助推温州民企掌门人的接班潮,同时,也是对温州经济结构转型路径的一次探索

  本刊记者/张鹭(发自温州)

  23岁的温州小伙子戴煌看起来与同龄人没什么不同。他在温州一家生产紧固件的民营企业当工人,每天穿着工作服打卡上下班,月薪1000元,喜欢打篮球、乒乓球和看玄幻小说。

  戴煌工作起来还算努力,进入工厂才短短一年,他右手食指的指甲在与冷镦机的频繁接触中就已经变得有些畸形了。车间里的同事在下班后也会跟他一起打闹,却很难仅仅将他作为普通工友相处,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这家年产值5000万民企的老板之子。

  在童年时代,戴煌见证了父亲扛着150斤货物,乘火车从浙江一路站到东北的辛苦,这也让他直接体会到一个企业的创业之难,催生了他子承父业的责任感。

  2008年11月底,戴煌的父亲在温州紧固件协会的例会上听到一个消息,市人事局牵头办了个“民营企业后备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媒体报道里,它被称为“富二代”培训班。虽然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学的专业就是国际贸易和商业管理,但父亲还是帮戴煌报了名。

  转型背景下的政府推力

  像戴父这样严于教子的民营企业主,在温州并非多数。温州市人事局2008年启动了一项针对民营企业人才现状的调研,温州民营企业主的普遍忧虑是担心企业后继无人。课题组设计了一个问题,“老板突然生病三个月,企业会怎样?”反馈回来的答案大多是:“会垮掉。”

  这引起了人事局局长王益琪的重视,针对民营企业开办的后备人才培训课程也由此发端。关于民营企业家对于温州的意义,王益琪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提到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的话,“企业家成批的出现是繁荣产生的唯一原因。”

  而反之,则是让王益琪万分忧虑的一个背景——“温州经济总体下滑风险正在逐步集聚和显现。”这是温州市统计局在2008年上半年得出的结论。

  实际上,温州经济已连续多年出现下滑的迹象。“最早发现下滑趋势是在2000年。”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仁寿说,“当时很多数据表明,不管是从发展速度,还是产业结构调整,对温州来说,都开始进入了一个滞缓期。”

  “温州老底子以轻纺业为主,工业化转型又没有抓住机遇,导致这个城市的经济很难转型。”张仁寿说。2003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速在浙江省居倒数第二,到7、8月份更是跌至倒数第一。至2006年,温州生产总值1834.38亿元,同比增长13.3%,其GDP增速已经低于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居长三角城市第15位,在浙江省居倒数第二位。

  隶属于人事局的温州市人事局干部培训学校校长吴延风说,“王益琪局长希望把培养民营企业主的企业家才能作为抓手,推动实现温州民营企业的转型。”温州市人事局课题组2008年的调研报告中写到,“对(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国内短期培训,政府可以采取‘埋单’或资助的形式进行引导、示范和推动。”

  在此基础上,该局从2008年开始筹备“瓯江民营企业人才计划”,而戴煌参与的民企后备人才培训,则是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在下属眼里“是那种做实事的领导”的王益琪,把培训班开办的时间放在了2008年底。“那时连启动经费都没着落,还是从其他人才培训项目的经费中挪了一部分才解决,”具体负责这项培训的吴延风说。

  家族企业的接班潮

  温州现有民营企业13万余家,王益琪推算,按照一个民企三个股东的比例,温州民营企业家的人数为——近40万。

  根据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一力在2000年的调研,这个庞大群体的年龄分布中,40~50岁的占51.3%,50~60岁的占15.8%。而10年过去,这个群体中更大比例的人即将步入职业生涯的暮年。代际交替的集中性开始体现,据推算,温州有10%~20%的民营企业面临接班问题,

  为了吸引第一代企业主将子女送来接受为期8天的培训,人事局规定为每位学员补贴8800元,而学员自己只需要出资4000元。“这只是引导和推动之举,一旦第一代企业主认识到培训接班人的重要性,形成一种趋势,政府就从中退出来。”王益琪解释说,从2008年至今,人事局对培训已经补贴了50多万。

  即便有了补贴学费的政策,学校一开始也面临着招不到人的窘境。“企业主并不理解政府的热心,”吴延风说,他们只能先动员熟悉的企业主参与。但更主要的方式是,向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温州各大行业协会寻求帮助。

  “富二代”培训班有一个著名的合作对象——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2006年,茅创办了宁波慈溪“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一个培训家族企业接班人的学校。这位著名的一代民营企业家,成功地将自己创办的家族企业传给了儿子。

  “温州的民营企业多以家族形式存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凌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分析,“家族企业的老板没有任期制,优势是能保持长期稳定,但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看,企业的接班过程往往是其非常脆弱的时刻。”

  “由于大多数民企是作坊起家,温州企业主在创业之初往往从亲戚朋友那里获得资金和人员作为资本,自己做老板,老婆做会计,小舅子跑供销,甚至连工人都是家族里的人,”吴延风分析说,“温州大多数的私营企业主很注意将企业控制在能掌控的规模之内。相对于资本市场运作,他们更愿意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实业。”

  这种“麻雀模式”对企业传承的影响是,对外人的普遍不信任,很少有人愿意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浙江大学博士张兵,在2004年对浙江133个家族企业掌门进行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接受调查的家族企业主当中,47.3%选择了“具有职业经理人素质的家族成员”作为企业接班人,25.2%的人直截了当选择了“家族成员”。两项合计,占到72.5%。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