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应对天灾,能否将“调休一天”成制度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京报:应对天灾,能否将“调休一天”成制度
2010年01月04日 04:04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社论

  新年伊始,大雪袭京。1月3日上午8时5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出今冬京城首个“暴雪”黄色警报。而且,降雪结束后,最低气温将迅速降至零下15到零下16摄氏度,达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40年的最低值。

  昨天,由于路面湿滑,大雪一直在下,下午市区交通事故依然不少;大量出租车停驶,路面上很少见到正常运营的出租车辆;公交车的发车频率也有所降低,很多乘客站在风雪中翘首以待。但尽管如此,由于正值元旦假期,市区路面交通流量不大,道路交通秩序还算平稳、有序。

  事实上,最大的考验是今天,节后第一个上班日。

  我们注意到,面对罕见的极端天气,气象、公安、交通、环卫等城市管理部门,昨天就相继启动了本部门的应急预案。比如,环保部门3日启动最高级别的红色扫雪铲冰预案,确保交通安全。在今天早高峰期间,两万多辆公交车投入运营,缩短发车间隔。

  应该说,这些应急预案的启动、公共政策的调整,是及时的,也可能是有效的。但是,今天是周一,是2010年首个工作日和机动车尾号限行日,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必须正常上下班,则早晚高峰势必还会出现,市区道路将更加拥堵,交通事故率也可能会上升。换言之,付出诸多努力之后,今天的交通秩序可能会有所好转,但要像平常那样,绝对不可能出现。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们还注意到,北京市政府昨日晚发布紧急通知,全市各中小学4日停课一天,各社会单位灵活掌握上下班时间。这样两个措施,“必须”出行的人数将会大大减少。这个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措施,其积极的社会效应却是巨大的。

  在一个接近1600万人的大城市,交通本来就有巨大压力,遇到灾害天气,最理想也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减少“必须”出行的人数。其实,可以借鉴中小学停课一天的做法,将元旦假期顺延一天,或进行调休(把本周末两天休息日拿出一天提前休息),以缓解交通压力,给市政部门留下扫雪铲冰的缓冲空间。

  甚至,面对所有极端天气,“调休一天”都不妨成为一种制度,像中小学停课那样,只要天气警报达到一定级别,就自动实施:政府及时发布信息,市民只要遇到灾害性天气,就会习惯性地打开各种通讯设备,获知是否可以调休的信息。

  当然,公安、交通、卫生、环卫、出租车等公共部门和单位,是不可以休息的。因为,越是出现“非常规”的天气或其他,越需要政府提供及时而周到的公共服务。比如,在暴雪袭京的当天,及时增加公共交通和市政服务,减少市民的出行成本和出行压力;适当增加夜间公交车的数量,并延长夜间公交车、地铁运营时间,确保所有在夜间工作或外出的市民都能平安返家。

  市区的交通问题解决了,也还有很多其他民生问题需要关注,比如郊区公交线路及时恢复,控制菜价恶性上涨,确保供暖设备正常运转,紧急救助低收入者、空巢老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等。

  利用“调休一天”减少出行人数而缓解灾后城市难题,这是社会成本最低、也最受市民欢迎的治理方式,如果说在过去难以实现,在今天,在广播、电视、手机和网络十分发达的时代,将变得十分简单,一个滚动播出,一个短信,这些决策就会很容易传至每个市民。

  在极端天气之下,全社会全员整齐划一的工作时间,需要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适当打破,作为一种制度建设,这对减灾救灾意义重大。这次,北京市政府已经提出各单位灵活掌握上下班时间,赋予了各单位根据灾情自行安排上下班时间的权力,那么,如何安排、通过什么方式安排,就值得关注。对一个超大城市来说,在遇到灾害天气和突发事件时,如何及时灵活地进行社会调度,是一个大课题,需要纳入城市应急体系的建设。

  天气是多变的,人也是可以灵活的,政府的应对措施也可以以人为本,及时而变。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