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限宴思维”曝出反腐的苦衷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扬子晚报:“限宴思维”曝出反腐的苦衷
2010年01月06日 09:32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2009年12月24日,广东廉江公安局副局长大摆筵席庆祝乔迁豪宅之喜、上千人排队送红包一事被曝光后,廉江当地实行了“限宴令”。元旦期间,该市干部主动取消预订的婚庆宴席2100多桌,减少花费约168万元。媒体的评价是:“限宴令”取得明显效果(1月5日《广州日报》)。

  提出“限宴思维”,其意不在宴席本身,而在于指称“反腐败事业”以一种原始、简单眼光来看待如今的“腐败事业”,以一种看似轰轰烈烈却实在是简单粗暴、明知无效也当有效的方式来寻求解决方案——限宴令根本就是“逗你玩儿”,没有切入到真正的反腐正题:宴席摆几桌与是否腐败有什么联系?

  如果将这种“效果”理解为减少了社会消耗、减少了环保压力、“帮助”干部节省了开支等等,那么,“限宴令”确实功莫大焉。如果要将此理解为反腐败的成果,那么,减少花费的“战绩”是显不出反腐败的效果的。谁能告诉我:“限宴令”使干部少收了多少贿赂?减少了多少权钱交易?不用追究“遏制内需”之过,仅从“限宴令”减少个人花费来看,反腐败从中收获的只是笑料,而不是效果。

  在某些时期与某些个人,宴席确有成为腐败形式之可能,但这仅是一种可能。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自无完全禁绝宴席的可能。而“限宴令”之出台与实施,其实反映了反腐败的难言苦衷:其一,腐败是在暗处,相对应的反腐败,其实也应该在暗处。现在却有了一个如何“造势”的难题,实在是难为了反腐精英;其二,无论是公款吃喝还是私人消费,社会对于官员的行为有天然的敏感;其三,当地的反腐有个深不得、浅不得的泥沼困境,不易找到个切入点。有此三点,宴席作为进可造势、退可讨(公众)好的题材,自然不容错过。

  但这种思维的弊端显而易见:从反腐败的角度看,这种着眼于表面的措施,看起来轰轰烈烈,其实没有触及腐败半点。宴席的多少,并不影响行贿受贿、权钱交易,行贿者会在宴席上行贿吗?双方会在宴席上达成交易意向吗?宴席可以说是最为阳光的人情往来形式,因为其中若有问题,实在好查——人就在宴席上,不要说庙,连和尚都跑不掉。而从个人的权利来说,限制个体私人的消费行为,则有违法之嫌。官员纵有万般可管束之处,依中华传统宴请也纯属个人问题。相关部门纵然要调查,也只应当调查其中是否涉及腐败,而不在于限制桌数,10桌就不腐败,11桌就腐败,哪有这样的道理? (四川 廖德凯)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