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日环食环顾中国 民众分享视觉盛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综合报道:日环食环顾中国 民众分享视觉盛宴
2010年01月15日 22: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10年1月15日15时18分,日环食在千年帝都河南洛阳出现,数百名天文爱好者目睹了这千年一遇的奇观过程。 中新社发 曹福川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五日电 题:日环食环顾中国 民众分享视觉盛宴

  天文奇观日环食十五日下午“扫过”中国近十个省区,环食带从云南省入境,主要经过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省,各地民众或争相目睹,或旁观热议,反应不一。

  云雾重庆市民连呼“幸运”

  据重庆气象台预报,重庆可能因阴雨天气错过观测本次日环食的时间。十五日,重庆主城笼罩在一片雾色之中,未见阳光,但从午时起,重庆主城区各处和一些区县天空开始放晴,太阳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当十五时二十分日环食进入重庆境内后,主城区几乎各个地点都能清晰看到明显的初亏,令山城市民连呼“幸运”开始“追日”之旅。

  下午十五时三十分许,太阳的右下角部位出现明显阴影,并逐渐扩大。由于云层的保护,观测者几乎可以肉眼直接看到整个过程。十六时,随着日环食的进程,天色已经明显暗了下来。

  记者在重庆城区各处看到,随着日环食慢慢现身,过往的市民纷纷仰头看天,有的还拿出照相机、摄像机记录千年一遇的日环食过程。在江北加州附近,因为云层过厚,日环食时断时续地出现在天空,若隐若现地跟“追日”市民捉起了迷藏;重庆部分高速路段亦因此奇观出现了短暂的交通拥堵。(郭虹 章莹)

  “带食而落”奇观独现青岛

  青岛市位于环食带中心线上,可以看到“带食而落”的独特景观。下午两点钟,青岛红岛海滨便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天文爱好者。

  十五时四十五分,日环食初亏,十几分钟后进入食甚阶段。十六点二十分左右,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遮挡住了太阳,现场已基本上无法观测到日偏食景观,上千群众默默等待,静候奇迹发生。

  十六时五十一分终于云开雾散,日环食壮观景象清晰可见,太阳已经被整个月亮遮挡,中央呈现一个褐色的大圆盘,周围散发出金红色的光环,光芒洒落到海面上翻出粼粼波光。刚刚在现场守候奇迹的民众在太阳露出来的一瞬间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他们辛苦守候的回报。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黄光力也在此全程见证了这一千年难遇的天文奇观,他对记者说,时间如此之长的日环食的确是千年罕见,自己作为一名天文工作者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奇观,感到非常幸运。(修建华 李进梅)

  兰州“千年等一回”

  十五日下午十五时四十分,日环食隐约出现在兰州,半个小时后,月亮就“吞掉”太阳一半。

  由于兰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市民们并没有看到日环食的整个过程,还未“复圆”太阳就日落西山,只看到了日偏食这一奇特的天文景观。但也因此,兰州市民得到了一次边看日偏食,边享受金色霞光的视觉体验。

  本世纪首次出现于中国的日环食,离上次中国发生此天象已达二十余年之久,这次的日环食食甚时间最长达十一分零八秒,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可谓“千年等一回”。

  为此,兰州的市民们兴冲冲走出公司、家门,不顾严寒来到开阔的广场目睹此天文景观。记者发现,兰州百年名桥“中山桥”前的广场前聚集了众多市民,他们或用观测镜、或用糖纸、或用相片底片观看,眯着眼睛企图“聚光”看到最真实的日偏食。

  郑州民众对日环食“不惊”

  面对千年一遇的最长日环食,内地郑州市民显得波澜不惊,一些观测点人群较少,以至于观测镜、护目镜等天文器材出现滞销现象。

  中新社记者下午在郑州市的二七广场看到,这里只有不足十个人在二七塔下“望天空”,观赏“千年一遇”的日环食天象。面对记者采访,一位男青年刚想凑过来看“热闹”,身旁的女伴侣显得不高兴的说:“不就是日环食吗?有什么好看的。”  

  跟记者遭遇同样“礼遇”的还有叫卖天文器材的商家,起价十元人民币的观测镜,鲜有市民问津。拿着二十副观测镜出来“赚外快”的高女士说,日环食都快结束了,才出手八、九副,“市民们太麻木了!”

  “主要是天文学知识匮乏!”天文爱好者、市民胡先生说,二00八、二00九年中国出现了两次日全食,当时关注度非常高,所以此次尽管是“千年一遇”也不再稀罕。另一方面,普通市民之前已经从新闻媒体中了解,人们普遍把这当成了一种信息、一种消遣的事情。

  来自郑州市动物园的消息称,日环食期间,动物园内的动物比较平静,受日食影响不大。一位工作人员说,不要说日环食了,动物们去年“邂逅”日全食也没有擦出“火花”。(李志全)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