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离婚率攀升和包二奶现象与生育政策无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官员:离婚率攀升和包二奶现象与生育政策无关
2010年01月30日 15:16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张枫明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离婚率趋高包二奶现象

  与计生政策关系不大

  2010年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调高到8.3%。,控制人口数量仍是首要任务

  -高端访谈

  □羊城晚报记者 廖怀凌

  近期,不断有关于调整人口政策、建议放松生二胎的报道见报。藉广东省两会召开之机,羊城晚报记者就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敏感话题,对广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枫(见上图,阙道华摄)进行了专访。张枫明确表示:根据目前的国情、省情,控制人口数量仍然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广东将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

  人口控制目标为啥要升?

  多了人想在广东生孩子

  羊城晚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控制目标是8.3%。。广东的实际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多年维持在7%。左右的水平,今年我省为什么要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张枫:反映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主要指标是政策生育率,2009年广东的政策生育率达到94.3%,这是历史最好水平。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是我们请示过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因为《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修改后,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不需要等四年才能生第二胎,因此未来人口出生率会提高;此外,广东近年来出台多项措施,为流动人口的政策内生育提供条件,比如提供夫妻房、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很多以前不打算在广东生育的外来人口,现在也留在广东生育,这客观上也提高了广东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育政策有可能调整吗?

  广东稳定现行政策不动摇

  羊城晚报:近期,《人民日报》刊登了有关人口专家关于调整人口政策的建议,在群众中引起很多期望;前几天,新华社也报道北京拟调研放开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的政策,但随即又发布了相关记者已经向采访对象道歉的消息。这些年来,部分放开生二胎的呼声越来越高,生育政策是否真有调整的可能?

  张枫:广东将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原因有三: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二是根据目前的国情、省情,控制人口数量仍然是我省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因为人口专家测算,在现行生育政策下,中国人口的峰值将在2033年达到16.5亿的峰值,如果调整、放松生育政策,这个峰值将提前到来、大大提高;三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由于放松人口计生工作力度,导致超生增多、生育水平出现反弹。这裤带子一松,我们这个第一人口大国一年就可以生出一个中等人口的国家来,我们这个第一人口大省一年就可以多生出一个百万人口大县来。目前我们需要进一步抓好抓紧人口计生工作。

  “包二奶”是为了生个儿子?

  这与计生政策关系不大

  羊城晚报:有人认为,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和包“二奶”现象泛滥,根源就是城市只能生一孩的政策。一些小范围的调查发现,离婚的夫妇中,生育了女孩的占了绝大多数。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枫:我个人觉得这和生育政策关系不大,主要是个人价值观、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再说,我国城市也不是一孩政策,符合条件完全可以生两个孩子,比如独生子跟独生女结婚的。在俄罗斯,由于长期女多男少,人口负增长,有些官员提出鼓励通过多种方式生孩子,甚至有人口专家提出了“一夫两妻”、“二奶”和情人合法化等建议。但在中国,由于国情不一样,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不一样,这是行不通的。

  严打非法鉴定胎儿性别

  举报每例重奖1-2万元

  羊城晚报:广东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内,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对应的男婴数)从2000年最高峰的130下降到2005年的119,2009年更是下降到112,广东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成效显著,其中有哪些具体的经验?

  张枫:最近几年来,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方面,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所以成效是显著的。例如,湛江为此专门颁布市长令,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破解“立案难、调查难、处理难”三大难题:一是从孕情中发现线索。实行孕情消失包干责任人实时通报制度,执法队凭通报线索开展立案调查。二是从核查人工终止妊娠病历中发现线索。不定期组织病历突击检查,根据发现的线索立案调查。三是从有奖举报中获取线索。实行有奖举报制度,设置并公布24小时举报专线,将举报奖金从原来的每例2000元提高到1万元,部分县(市、区)还提高到每例2万元。

  廖怀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