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慈善是一种崇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解放日报:慈善是一种崇高
2010年02月08日 10:31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70岁的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将自己的积蓄、稿费、讲课费和房产捐出,凑足300万元资助贫困农村学生和优秀学生 ,首笔50万元将交给他的两所母校——南京市第九中学和南京江宁区上坊小学,每年资助和奖励15—20名学生。

  杨校长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自己在幼年饱尝贫困之苦。他七八岁就下地干活,在南京市上坊小学和南京市第九中学读完了中小学,1960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来上海时,背个旧麻袋,口袋里装着3元钱。在11年里,他没有买一次水果和零食,每月享受的3元钱的乙等助学金,是他生活费的全部来源。冬天没有棉裤穿,就用破布条裹在腿上防寒。现在,他的经济条件好了,当了教授,当过大学校长。他希望能用这些微薄的资助,帮助一部分贫困生渡过难关。杨德广说:“我是一个有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永远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我想多做一些慈善事业。”

  不为钱左右的人最值得尊敬。杨德广从教45年,用自己的德识才学教育了成千上万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现在,他又拿出自己的私蓄,甚至不惜卖掉一所住宅,资助贫困农村学生和优秀学生,以另一种更实在的方式支持教育事业。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是多种多样和没有定则的。杨德广的义举,又以独特的方式体现出一位教育家的教育人格的价值。

  慈善是一种崇高。慈善是一种美丽。慈善是一种光荣,慈善更折射出一种先进的财富观念。在国内外,流行着一种富而仁的新观念:当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财富本身也就只剩下一个数字,就不那么重要了。与其守着这个数字,还不如趁自己活着的时候,把积攒下来的财产用来回报社会,把帮助穷人看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和道德要求。自我得之,自我散之,是为上策。这样做了,财富的数字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比“钱生钱”、传给子孙后代的意义大得多。

  慈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事业。但是,这种先进的慈善观念,在国内庞大的富豪群体中,目前尚未为许多人所认同。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慈善文化的不成熟,由于慈善机构的不发达,由于慈善配套性制度的不完善,庞大的富豪群体根本没有形成“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的慈善认知,而显现了与时代先行者相比的巨大反差。除了根本的道德差距外,还有对慈善作用的认知差距,因而有些富豪宁可一掷千金地消费,而不愿帮助别人,宁可炒房地产而不愿意为贫困地区捐赠一座小学。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倘若一生积累了大量财富,不愿帮助穷人,为富又不仁,他在告别人世时,的确是一种耻辱。比尔·盖茨目前的财产总额为500亿美元。盖茨表示,他会在去世之前将90%的财产捐献出去。他说:“把大量金钱传给家人,对接受这些钱的人可能是件坏事。”杨德广教授也是一位时代的先行者。他的行动之可贵,更在于践行了一种先进的财富理念,为许多富而仁者做出了可供效仿的榜样。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在生前把钱财捐赠给社会是一种光荣。建议富豪群体,能好生研究一下杨德广教授的言行,不知能不能在认识上有所触动、行动上有所变化? 吴兴人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