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约会”情人节:虎年首日的幸福“烦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春节“约会”情人节:虎年首日的幸福“烦恼”
2010年02月13日 17: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月13日,每年的情人节历来都是鲜花店主翘首以盼的日子,而年宵花市场更是每年花卉销售的重中之重。由于今年中国农历虎年的大年初一与情人节正好“邂逅”,使得这两天的上海花市生意十分火爆。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随着情人节的临近,苏州各花店的玫瑰花开始走俏,赠送玫瑰仍是年轻人表达爱意的主要方式。 中新社发 王建康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2月13日电 综合报道,虎年大年初一恰逢“情人节”,一个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一个是舶来品的洋节,怎么过这个“年”,便有了点PK的味道。这一巧合令许多热恋中的情侣犯难:是各自回家陪伴父母以尽孝心,还是与爱人享受浪漫。在亲情与爱情中纠结的人们纷纷寻找各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爱情让路 亲情浪漫两不误

  为解决两节相逢亲情爱情难抉择的问题,哈尔滨市一些年轻人选择了“错时”过情人节的办法。今年25岁的李博和男友正处于热恋阶段,为不错过这难得的浪漫机会,两人在2月10日提前过了情人节。李博说:“情人节本来就是西方舶来品,什么时候过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彼此心里要有对方。”而像他们这样选择提前或者延后过情人节的年轻人并不少,其中大多数人认为,错时过情人节的方式既经济实惠又能爱情、亲情两相全。

  同时,两节相逢也让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白色情人节”被更多人所接受。白色情人节流行于日韩,是西方情人节的延续,也是最早的“非主流”情人节,是其他“非主流”情人节的先导。

  挖空心思 “敖包相会”方式多

  借助通讯工具实现“节日团圆”,这一方式同样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解放日报报道,有网友提出,短信和电话是传情达意的好方式,此外还可以把手写情书变成彩信、把真情告白作为语音信息,用更加独特的方式向对方表达爱意。

  更有人提出,今年春节可以过一个“史上最大规模情人节”——男女老少一起庆祝。因为春节本身就是中国人的团圆节,而很多恋人们都需要经历“丑媳妇见公婆”、“毛脚女婿上门”的过程。选择今年大年初一让两个家庭齐聚一堂过节,既解决了“陪家人”还是“陪情人”的难题,又能让这次大团圆更加温馨。

  一箭双雕 “剩男”“剩女”争加班

  适逢情人节的“剩男”“剩女”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为躲开父母的“唠叨”,很多剩男剩女惊人地一致选择了大年初一值班。某媒体工作的董晓和大龄未婚,已然成为父母的“心病”,不过她自己却一点不急。谈到情人节,董晓和说,“守着爹妈待一天,免不了又得被念叨。所以我已主动向单位领导申请加班了,白天上班晚上陪爹妈,没男友咱还有真金白银不是!”

  今年已32岁的薛先生一直没有交过女朋友,他告诉记者,为躲开父母的“唠叨”,自己已经和领导提出了大年初一值班的申请,他笑言:“这样还可以挣三倍的加班费呢” 。

  殊途同归 “地上”“地下”细安排

  一些已公开关系的情侣,大都打算年初一带着另一半与父母过春节。“两节在同一天很难得,十分有纪念意义。当天上午我将随女朋友回家吃饭,下午带女朋友回我家吃饭,晚上就是我们的二人世界。”公务员小张的安排很周到。

  “两节”撞车,对于那些尚未公开的“地下”情侣而言就烦恼多多了。“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只好先在家陪父母吃饭,饭后再约女朋友出去玩。”小林和女友拍拖不久,双方均未向父母“交代”,大年初一那天只好这样安排。仍在玩“地下情”的这对儿情侣有点为难。

  绞尽脑汁 分居两地费思量

  面对着“亲情爱情谁优先”,情人家人身处同城或分居异地的情侣们选择时各有不同。在北京某上市公司做财务工作的山东人王伟,女朋友是个北京姑娘。王伟称每年春节都回老家过年,今年也不会例外;他的女朋友孟洁说:“情人节?没概念,都是小孩儿过的节日,我们俩平时每天都腻在一起,难得有个机会分开几天,挺好的。”

  情人家人分居两地的情侣们情人节咋过则更加难以抉择。网友小C与男友今年春节除了要考虑中式还是西式之余,还要考虑回谁家的问题,“男友家在湖北,工作在三水,一年就那么一次,游子在外,归心似箭,不让他回家似乎也说不过去。但我家在这边,亲戚朋友都比较集中,一家人齐齐整整食团年饭又是父母的心愿。”小C说。经过与男友再三磋商,小C想出了一个办法,希望能两全其美。小C表示,今年过年在他家,明年过年在我家,也是采取同样的分阶段的方法,既顾及了父母,也能体谅对方。(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