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人才奖励应力戒“马太效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光明日报:人才奖励应力戒“马太效应”
2010年02月22日 09:42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所谓“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来自《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这样一种现象。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

  ,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其实,对名人、大家等人才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表彰,本无可非议,问题的关键是,在大力表彰那些社会名人、名流的同时,切切不可忽视那些表现出色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更需要激励,同样激励的效果,对年轻人可能会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一方面,受到激励的“无名小辈”会受到鼓舞,进而激发更大的工作和创造热情;另一方面,青年人在科研单位所占的比例很大,单位或社会对某位青年才俊的认可,将对其他青年人产生巨大的鼓励效果。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家强,因此,对青年人作出的成绩及时进行表彰、鼓励,其影响是深远的,价值不可限量。

  已故中科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王选曾坦陈,自己在三四十岁时搞出的科研成果最多,创新能力旺盛,但当时得到的奖励却很少;等到自己年龄老了,有了名气,只做领导工作,已经不需要表彰时,却得到一个又一个的奖励,对于这一个个大奖有点受之有愧。王选院士的话值得我们深思。青年科研工作者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科研事业的打基础阶段和上升期,其中很多都实力不俗,有望成为未来的大师级人物,要重视、关怀他们的成长,就要多给予资助和支持(包括精神上的鼓励)——这就如同给农作物浇水施肥一样,快要成熟的庄稼仍需继续浇水、施肥,正在成长的幼苗更加需要水肥的给养和阳光雨露的滋润。

  因此,作为有远见的管理者,千万不要忘记那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优秀青年人,不以资格、阅历和名气为唯一标准,对于业绩和创新能力突出的青年人,一定要敢于委以重任,在表彰奖励上千万不要吝啬。(李元卿)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