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对话妇女权益保护 探索消除“隐性”歧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代表委员对话妇女权益保护 探索消除“隐性”歧视
2010年03月09日 10:07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虽然妇女解放运动由来已久,男女平等也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性别歧视依然屡见不鲜。特别是就业歧视,虽然相关法律颁布了,但在许多岗位上,女性依然竞争不过男性”;

  “男女平等不是嘴巴上喊的,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比如平等招录女性员工,男女同工同酬”……

  3月8日,北京铁道大厦,午饭时间。委员们把小组讨论搬到了餐桌上,讨论的主题也挺特别——“男女平等”与“隐性歧视”。

  “看不见”的歧视

  全国政协委员庞晓丽给在座的委员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新进女员工工作3年内不准结婚生孩子,违约要赔偿企业2万元……”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刘晓平,最近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四五个月里投了70多份简历,参加了9家单位的面试,其中一多半都要求她在两到三年间不能结婚生子。这让刘晓平非常恼火,“企业的要求干涉了我的人身自由”。

  庞晓丽委员说,有一项针对6万名大学毕业生的网上调查显示,截至2月底,2010届女大学生签约率仅为21%,比男生低了近10个百分点。

  “我招人的时候也会偏向选择男生。”虽然身为女性,全国政协委员麦方代坦言,在某些行业里,确实存在针对女性的准入歧视。她所在的煤炭行业,需要常年在艰苦的野外作业,而且周围以男性为主,生活极不便利。“我们必须考虑女性的身体状况……不过,我很幸运,当初招我的人没有歧视我的性别。”麦方代委员苦笑着。

  “为什么男性可以60岁退休,女性却要55岁就离开岗位?”作为男士,全国政协委员王晓龙也很为女同胞抱不平。他认为,过去制定这一退休年龄标准,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体力劳动强度大的状况,是一种保护女性的规定。“但当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脑力劳动比重超越了体力劳动,越来越多的优秀知识女性活跃在科技研发的岗位上,再继续这样‘一刀切’就有失公允了。”王晓龙委员表示。

  “性别沟壑”为何无处不在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仅有女职工60多万名,目前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168.7万,占职工总数的36.3%。此外,中国女性在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和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在业人员中,女性比例均超过男性。

  “职业女性确实在增多,但‘隐性歧视’并没有消除。”袁伟霞委员遗憾地发现,就业中隐含的“性别沟壑”,使年轻女性开始“不忙就业忙相亲”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袁伟霞委员有点“糊涂”了。

  麦方代委员认为,从女性求职的困局来看,家庭因素常常成为她们最大的绊脚石。“市场很现实,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最大化获得利润,很多公司都不愿意因为女职员结婚生子而影响公司的利益。因此,适婚、孕龄的女性在求职市场相对不那么受青睐。”

  “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是影响女性就业公平的主要原因。”王晓龙委员认为,虽然社会经济发展了,但“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观念依然渗透在许多人心中。

  “女性缺乏主张权利的意识,容易低估自己,这也正是她们就业‘走低’的原因。”全国政协委员张鸣起的观点,得到一份调查的佐证:同样一份工作,女性能够接受比男同事低得多的报酬,这一点不因女性前一份工作的收入高低而改变。“其根源,按照某些心理学家的说法,是一种‘压抑效应’。”

  袁伟霞委员认为,一些女性择业观念不正确,缺乏创业的“闯劲”,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在社会中的认可度。据统计,女性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1%,各类企业中,女企业家只有25%。

  让平等观念进入每个人心中

  “倡导男女平等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怎么把这项国策落实得更好,不能说的多做的少。”全国政协委员路耀华认为,要保障女性的“平等权”,必须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双管齐下。

  对此,张鸣起委员表示,我国现有法律中关于反就业歧视的规定,基本上是一些权利性的宣告,缺少程序上的保障和实施机制。比如,歧视女性是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均严加禁止的,但当有关单位明目张胆地拒绝雇用女性时,受害者除了向妇联投诉外,没有别的办法。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把这些‘原则’细化到可操作的层面,敦促企业落实平等就业的政策。”路耀华委员认为,法律应该成为消除就业歧视的最重要手段。

  而王晓龙委员则主张,要消除“隐性歧视”,政府部门应率先带头。“比如,继续加大男女平等的国策宣传;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先想想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男女平等;在提拔任用干部的时候,设定女性干部的比例等等。”

  作为成功创业的典范,全国人大代表陆亚萍呼吁,建立一套与女大学生人才贡献、成效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和激励保障机制,将其报酬与本人的能力水平、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密切挂钩,调动女大学生和企业在此项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议对吸纳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的单位给予政策扶持,具体为精神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补贴,使其主动承担起这份特殊的社会责任。”袁伟霞委员建议,制定一整套扶持女性人才就业、培训、辅导、见习、创业的政策和措施,让更多企业引进和留住女性人才。

  代表委员们认为,除通过法律法规创造更平等的竞争条件,以及对女性进行相应的教育外,女性自身也要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我们应该怀着更宽广的包容之心,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特别是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塑造一个健康、积极的人格,这样就离成功更进一步了。”袁伟霞委员和麦方代委员异口同声。(郑莉 王娇萍)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