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立碑纪念遗体捐赠者 便于后人缅怀追思(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沈阳立碑纪念遗体捐赠者 便于后人缅怀追思(图)
2010年03月30日 08: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低沉的哀乐,黄色的菊花,白色的挽联……3月26日,在沈阳市菩遥山墓园,由沈阳市红十字会、中国医科大学等联合举办了“庚寅清明祭”。当日,百余名捐遗者家属及社会各界志愿者赶到墓园,以特殊的方式向先人一一祭拜。

  纪念碑 两只手托起地球

  记者在祭祀现场看到,刚刚建成的捐遗者纪念碑外形为两只手托起的地球,四面有红十字会标志和橄榄枝图案。菩遥山墓园副总经理杨洪贤介绍,收尾工作结束之后,他们将在纪念碑外围用自然景观石镌刻首批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姓名,并以年为单位增加捐遗者姓名。

  2009年3月,《沈阳晚报》推出《亲属去哪儿祭奠“捐遗者”?》系列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特别得到沈阳市民政局、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这些部门表示:“为捐遗者亲属设立固定祭祀场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2009年4月3日,菩遥山墓园举行了纪念广场揭牌暨公祭仪式。

  祭祀 捐遗者增至182人

  上午10时,“庚寅清明祭”隆重举行。祭拜堂两侧悬挂着巨幅挽联:“献爱心死而复生菩遥山下寄托哀思,捐遗体品格高尚菩遥湖畔祭奠英灵”,中间是一行大字:“缅怀追思182位捐遗先行之人”。

  特意从抚顺赶来的徐雅敏女士今年53岁,她的丈夫叫王英华,2009年10月因病去世。临终前,她遵循丈夫生前遗愿,将遗体捐献出来。当日,她领着孩子手捧丈夫遗照来到墓园祭拜。

  “依传统观念,人们都想把自己的遗体或者骨灰保存下来。”墓园负责人称,而这些捐遗者为了医疗事业的发展,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这种精神非常令人敬佩,因此,墓园投资近百万元,建了这座捐遗者纪念广场,使这些捐遗者的英灵有个好的归宿。

  追思 电子邮件传照片

  公祭仪式上,大家庄严地祭奠了沈阳市182位遗体捐献者。高第老师是沈阳市第一位捐遗者。高第生前为市第17中学生物教师,她在1983年去世,遗体捐献已有27个年头。高第的丈夫蔡升培今年已经75岁,曾在媒体做过记者。如今,他的两个女儿都在国外工作。

  “我用相机拍下了墓园和纪念广场,回家后就用电子邮件给女儿们传过去,她们就可以在网上祭拜母亲了!”蔡升培老人激动地说。沈阳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卢兵部长说,捐遗者纪念碑解决了捐遗志愿者和家属的后顾之忧,能够更好地把志愿者的精神发扬光大。菩遥山墓园人员介绍,他们将继续精心组织施工,在今年“五一”左右完成纪念广场的建设。届时将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暨捐遗者公祭仪式。唐葵阳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