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短命建筑”源于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工人日报:“短命建筑”源于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
2010年04月11日 12:10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探究建筑“短命”的原因,固然有建筑质量不高、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但更大的因素无疑是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盲目而短视的城市规划,以及对百姓生活尊严的漠视

  在“短命建筑”的名单上,最新添加的是南宁一栋楼房刚竣工即被开发商爆破拆除;海口的标志性建筑、耗资3000多万元、曾是国内第一座为纪念新千年而建造的全钢结构鱼形观景塔,满打满算建成10年,也即将迎来被拆除的命运;此前,武汉洪山区马湖新村建成5年的“联排别墅”拆迁复建;重庆一幢高层建筑因为规划改变,从交房到被拆仅有6个月时间;有“西湖第一高楼”之称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使用不过13年……这样的“短命”建筑数不胜数。建筑“短命”现象,屡遭百姓诟病,却屡屡不绝,成为民生之痛。

  根据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说法,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

  建筑“短命”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且不说,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吨~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吨~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单是社会财富的白白浪费,就足以令纳税人和买房者感到万分心疼,产生被剥夺感。有网友感叹,等到自己的房贷还清的时候,房子也该塌了。

  有人算了一笔“建筑短命”浪费账:2005年全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达99.58亿平方米,以平均每平方米建设造价1000元计算,如其使用寿命由平均30年增加为50年,则可节约6.67万亿元,可用来建造100万元一所的希望小学667万所。

  探究建筑“短命”的原因,固然有建筑质量不高、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但更深刻的无疑是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盲目而短视的城市规划,以及对百姓生活尊严的漠视。

  去年有的地方出现的“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不断给政府敲响警钟。住建部在一系列房屋质量悲剧之后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对在建住宅工程质量的检查。全国30多个省的90多个城市中的180多个建筑工程接受了检查,结果显示96.1%的建筑工程合格。

  建筑“短命”现象,由质量产生的问题毕竟只是少数。倘若“政绩冲动”和“规划短视”的问题难有改变,建筑质量再过硬也难逃“短命”厄运。有官员曾坦言,政府的盲目拆迁一直是中国建筑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事实上,很多地方规划的随意性强。一些地方甚至存在“规划跟着领导变”的怪现象,领导换一届规划就得调一回,一些不合领导口味的“年富力强”的建筑自然逃不过被拆除的命运。

  相比中国的30年平均建筑寿命,许多发达国家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在70~100多年。建筑也是有生命、感情和记忆的,它承载着一方百姓对一方土地的记忆和爱,我们不能心血来潮随便建起高楼,更不应随便仅凭经济利益冲动和权力爱好中断它的命运。建立节约型社会,倡导低碳生活,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约,那些“王市长埋、李市长挖,新市长上台再重来”现象要杜绝。有关部门在建设宜居城市时,如果能少想面子,多想想百姓的尊严和情感,或许,我们的建筑就能长命一点。(成露)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