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将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 旱情未解洪水又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广西将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 旱情未解洪水又现
2010年04月21日 11:36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第一次强降雨过程正在横扫桂东北一带,已导致漓江、湘江等桂东北的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广西气象部门预报,从4月21日下午开始,受冷空气和高空槽共同影响,桂林、柳州、来宾、贺州等市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自治区政府要求,气象、水文等部门要联动起来,估算出降雨即将造成的洪水,有针对性地防洪。

  漓江通航12天后又封航

  今年因干旱不能全线通航的漓江,4月8日下雨补充水量后刚刚恢复全线通航,却在4月20日又因突发洪水全线封航。12天的时间里,桂林开始出现旱涝逆转了。4月19日中午漓江洪峰回落后,因4月19日晚到20日凌晨在漓江上游的兴安等地出现强降雨,导致4月20日中午漓江再次出现147.14米的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44米。

  广西气象台总工程师高安宁介绍,一般来说,当上游的兴安出现强降雨时,漓江水位一般在6个小时以后会出现上升。这两天广西的暴雨中心就在兴安,如兴安县华江乡近48小时的降雨量就达到了283.4毫米,漓江就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出现了两次洪峰。

  据气象及水文部门介绍,桂林流域小,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3月就进入雨季。今年雨季来得晚,却来得十分凶猛。对漓江来说,在4月份就出现超警戒水位更是比较少见,与历史同期相比,可排第三位,仅次于1955年及1999年。这么早就要抗洪,在广西确实罕见。

  不过,正因为漓江涨水快,所以退水也快,现在漓江水位正在下降,预计游客很快就可以欣赏到烟雨漓江了。

  今年第一场强降雨正发威

  记者4月20日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得的消息显示,今年的第一场强降雨除了造成漓江、湘江沿岸低洼地带局部受淹外,全州有两个村庄的500多名群众在受洪水威胁前,已安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目前还没有接到其他灾情报告。

  强降雨还将一场接着一场。广西气象台预报,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受冷空气和高空槽共同影响,从4月21日下午开始,强降雨带将从桂东北开始出现,并逐日南移。气象专家在阳朔、恭城、平乐一带以及兴安等地划了一个圈,认为这些地方降雨量将会比较大。预计大雨要断断续续地下36个小时左右,其中4月22日降雨强度最大:桂东、桂南大部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或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局部中雨,广西其他地区多云。不过,重旱区的百色、河池两市虽局部中雨,但雨量依然偏少。冷空气过境时,桂北局部地区还将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可能南宁市民难以相信,这几天晴空朗朗热得冒汗;河池、百色还有群众需要送水才能喝上一口干净水;而桂林、贺州等地已经开始出现中小流域的洪水了。广西的天气怎么那么复杂?据介绍,南宁处在中间,旱涝都不是最严重。不过,从4月21晚到22日,南宁也将有一次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或短时雷雨大风的天气过程。南宁市气象台预报,南宁未来几天的天气是:21日白天,多云;21日晚到22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23日,阴天转多云。

  气象、水文联手估算“尚未发生的洪水”

  4月20日下午,在听取了气象、水文、水利等部门的汇报后,自治区政府有关领导提出,气象、水文要建立联动机制,估算出降雨即将造成的洪水水位,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防洪。

  今年,广西为抗大旱特别成立了工作小组,各部门联动之后抗旱效率也高。现在,桂北先出现了局域性洪水,能不能部门联动估算出下游的水位?这次强降雨过程,对于平乐、昭平等地来说,很可能在上游洪峰到来的时候,当地又出现强降雨,防汛形势就严峻了,如果能提前估算出即将出现的降雨将导致河流水位上升多少,则对当地抗洪大有帮助。不过,一般来说,气象部门习惯于用行政区划来解释降雨的强度,水文部门则对雨下了之后河流的涨水情况预测得比较准确。现在,在雨还没下之前,就算出要下多少立方米的水,对这两个部门来说都属头一遭。到昨晚8时记者发稿时,两部门还在热烈讨论并估算这场“尚未发生的洪水”。

  广西久旱遇大雨,疏松的土质突遇强降雨,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除了防洪之外,国土部门务必要在又一场大雨来临前勘察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情况,提前做出预警,必要时还要转移群众。去年卡马水库的深刻教训则证实,在大雨来临前后,水库必须专人看守值班,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当天,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也对广西各地进行了“分类指导”:前期降雨丰富的桂东、桂北和桂南要重点防汛,桂中则要兼顾抗旱和防汛,桂西北重旱区继续加强抗旱。(记者梁为)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