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防灾减灾可以“不可为”,不能“不作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防灾减灾可以“不可为”,不能“不作为”
2010年05月14日 13:3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既然是“世界性难题”,就更应该鼓励大胆探索,大胆“作为”,把钱花在刀刃上。有些事情今天“不可为”,明天可能就变成“可以为”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上海世博园远大馆的地震体验小屋前排了长长的队,人们等待亲身体验地震来临时的感受。即使面对的是虚拟的自然灾害,即使人们预先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即使丝毫不存在生命危险,相信走入地震小屋的那一霎那,很多人依然能体会到心灵的震撼。

  面对汶川地震后断壁残垣的真实再现,面对一位被压在废墟之下的母亲挣扎着伸出手,试图拉住她那被废墟掩埋的孩子,这样令人心碎的场景再现,人们更加关注防震减灾的后续工作,包括面对地震预报这一难题,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

  近年来,地震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从海地到智利,从汶川到玉树,一次次血的惨痛经历让人们意识到建立起完善的科学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的重要性。然而,每每事与愿违。目前,对减少地震损失最有帮助的短期地震预报仍没有破题,国内专家也经常说这是“世界性难题”。

  但“世界性难题”之于一些人而言是自我原谅,之于那些有追求、有责任心的人来说,却是越挫越勇、奋力攻克的攀登目标。面对难题,“不作为”和“不可为”是两种必须严格加以区分的状态。正如成功学中的一句名言“去做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去做一定失败”。此前,就有民众和舆论对地震部门预算中真正用于预报支出占比偏小的问题颇有看法,继而提出地震预报究竟是“不可为”还是“不作为”的疑问。

  前段时间,各大网站出现了“洛阳地震局局长养万只鸡鸭预测地震”的视频(其实是地震局给养殖场挂牌成立地震宏观监测点),对于“鸡鸭预测地震”的做法,有人不以为然。其实,这种“作为”应当给予肯定。既然是“世界性难题”,就更应该允许“试”,更何况这并非没有科学根据。利用动物预测地震我们国家有过成功的先例,像海城地震就是成功的案例之一。

  既然是“世界性难题”,就更应该鼓励大胆探索,大胆“作为”,把钱花在刀刃上。有些事情今天“不可为”,明天可能就变成“可以为”。现在准确率很高的天气预报,搁在几百年前甚至百年前,不是也“不可为”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不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别人做不了的,我们不一定甘当人后。中国迅疾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就是“敢为天下先”的最好例证。作为一个地震灾害相对较为频繁的国家,我们的地震部门,其实“可以有”这样的气魄。

  在短期地震预报仍是“不可为”,在“世界性难题”没有解决之前,地震多发的日本把防震重点转为建设地震发生后的快速警报系统,力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挽救生命降低损失。这也是一种思路。

  据介绍,地震发生后,一般是破坏力较小但速度较快的P波先向外传导,接下来才是破坏力大的S波。根据震源深度和所处位置与震中距离不同,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可能间隔几秒、几十秒甚至更长,日本的地震快速警报系统就是依据这个原理建立起来的。这个地震速报系统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能在S波到达之前提前几秒、几十秒警告民众。与S波抵达的时间相比,警报提前一两秒,人可以远离即将倾倒的大型衣柜或书架;提前5秒,人可以钻到桌子下面避难;提前几秒、几十秒,高速行驶的列车可以紧急制动,降低车毁人亡的几率;运转的核电站可以停下来,减小致命的损失……

  这也是一种“作为”,而且是有现实借鉴价值的“作为”,我们不妨取取经。(刘晶瑶)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