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ITER计划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闻背景:ITER计划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
2010年06月16日 18: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苏州6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第六届理事会16日在中国苏州举行,同期面向公众举办的“ITEER计划与核聚变科普展”,则展示出ITER计划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

  1985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日内瓦峰会上倡议提出ITER计划。1988年,美、苏、欧、日共同启动ITER计划,经过13年共同努力,耗资约15亿美元,在1991年完成概念设计的基础上,1998年美、俄、欧、日四方完成工程设计及部分技术预研。1998年美国退出ITER计划后,其余三方继续合作对原工程设计进一步修改完善,于2001年7月完成ITER工程设计最终报告及主要部件的研制。

  ITER计划的实施分四个阶段:建造期10年,总费用约为50亿欧元;运行期20年,总费用约50亿欧元;去活化阶段5年预计费用8亿欧元;最后装置交由东道国退役。

  中国于2003年初正式参加ITER计划谈判,同期,美国重返ITER计划。韩国于2003年6月参加ITER计划谈判。经过近两年的谈判和高层运作,中、欧、日、韩、俄、美六方于2005年6月共同签署《ITER场址联合宣言》,确定将ITER场址设在法国卡达哈什。2005年底,印度加入ITER计划谈判。

  ITER计划七方政府于2006年5月24日草签了联合实施ITER计划的两个协定《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建立国际聚变能组织的协定》(简称《组织协定》)和《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聚变能组织特权和豁免协定》(简称《特豁协定》),并于同年11月21日正式签署了这两个协定。

  经过近一年的各方国会、内阁审批、核准《组织协定》和《特豁协定》后, ITER国际组织于2007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ITER计划进入装置建造阶段。

  ITER设计总聚变功率达到50万千瓦,是一个电站规模的实验反应堆,其目标是在和平利用聚变能的基础上,探索聚变在科学和工程技术上的可行性。ITER计划的另一重要目标是通过创造和维持氘氚燃烧等离子体,检验和实现各种聚变技术的集成,并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能直接用于商用聚变堆的相关技术。

  在过去十余年中,与建设ITER有关的技术研发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建造ITER的技术基础已经基本具备,国际上对ITER计划的主流看法是:建造和运行ITER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已经具备,成功的把握较大。再经过示范堆、原型堆核电站阶段,聚变能商业化应用可在本世纪中叶或稍晚实现。

  2008年以来,ITER计划进入装置建造阶段,各方面工作逐步开展。ITER国际聚变能组织和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七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ITER计划的实施。各方以《组织协定》及相关文件的规定为准绳,在ITER理事会的领导下,共同履行国际承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实物贡献,及时提交现金贡献。

  ITER托卡马克装置将建造在法国南部、罗纳河沿岸的普罗旺斯地区,其占地180公顷,共有39栋建筑组成,实验堆主体直径28米,高30米,聚变功率相当于50万千瓦电站的核反应堆。

  ITER组织高官称,ITER装置厂房计划于2010年7月开工建造,预计2019年基本建成,预计2027年开展氘氚聚变实验。(完)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