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首页
  • 移动版
  • 客户端
    • 中新职务微博
    • 中新网新浪法人微博
    • 中新网腾讯法人微博
    • 中新社新浪法人微博
    • 中新社腾讯法人微博
    微博
  • English
搜 索
  • 这就是年味儿!重温习近平的新春足迹
    监制丨徐冰主编丨王兴栋编辑丨谢玉洁视觉丨李婷婷校对丨高少卓[详情]
    2023年1月15日 12:14
  • 从习近平2022年出访足迹 看时间刻度里的大国外交
    [详情]
    2023年1月14日 19:47
  • 绿水青山映初心 2022年习近平这样关切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映初心 2022年习近平这样关切绿色发展[详情]
    2023年1月9日 08:40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闻多一点|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对殷墟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1928年中...[详情]
    2022年10月30日 17:12
  • 热解读|二十大后首次考察 总书记再提这一精神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这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光辉历程的地方。87年前的10月,中央红军带着对...[详情]
    2022年10月30日 12:25
  • 第一观察|读懂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后首次出京活动的深意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并赴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启航时刻,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出京活动安排中,我们可以体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意。(一)“社...[详情]
    2022年10月30日 12:23
  •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干部群众强烈反响
    (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干部群众强烈反响...[详情]
    2022年10月30日 11:22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闻多一点|红旗渠精神永在!
    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展馆依次参观了“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继往开来,精神永恒”等展览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洞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详情]
    2022年10月30日 08:55
  • 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沈阳8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详情]
    2022年8月18日 16:37
  • 绘学习|跟着总书记“打卡”航天发射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多次到航天发射场视察,对发射场建设提出殷切期望。央视网《绘学习》栏目特推出手绘海报,邀您一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打卡”中国航天发射场。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监 制丨王敬东主 编丨李璇编 辑丨田...[详情]
    2022年7月26日 19:39
  • 近镜头丨人们一提起山西就会想到老陈醋
    2022年1月27日上午,在山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平遥古城的东湖老醋坊,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陈醋酿制技艺和开展特色经营情况。仿照老作坊建成的东湖老醋坊古色古香,堪称“山西老陈醋完整的活标本”。在这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陈醋酿制技艺传承人郭俊...[详情]
    2022年7月26日 17:15
  • 黑龙江:“中国饭碗”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装备制造增添自主创新动力
    黑龙江:“中国饭碗”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装备制造增添自主创新动力林海郁郁,绿涛阵阵,广袤的黑龙江处处展现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黑龙江,始终牵挂黑土地,两次深入龙江大地考察调研,下农田、进车间、访民居,为新时代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详情]
    2022年7月26日 17:10
  • 近镜头丨“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2021年10月21日,金秋时节的山东东营市莱州湾天高水阔,风清气爽。阳光洒在胜利油田莱113区块上,让这块土地增添了几分暖意。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莱深斜2井钻井平台的司钻室内,习近平总书记头戴安全帽,认真倾听着身旁石油工人的讲解。近年来,胜利油...[详情]
    2022年7月25日 18:48
  • 习近平的文化情怀丨“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题:“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新华社记者骆飞、唐兴红色、绿色、蓝色……飞针走线五彩缤纷;绣、插、点、挑……制作手法千变万化;龙凤纹、鱼鸟纹、蝴蝶纹……刺绣图文寓意丰富——这便是苗绣,来自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技艺。作为首批入选...[详情]
    2022年7月24日 18:30
  • 习近平的山海情
    新华社银川7月23日电 题:习近平的山海情新华社记者山,巍峨雄浑;海,波澜壮阔。25年前的一次考察,将依江面海的福建与山大沟深的宁夏西海固紧紧相连。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不久,亲赴西海固进行扶贫考察,为闽...[详情]
    2022年7月24日 00:01
  • 近镜头|“一定要坚信明天会更好!”
    “欢迎总书记!”平均海拔3300米的果洛藏贡麻村,藏族牧民索南才让一家三代站在家门口,将洁白的哈达献给远道而来的习近平总书记。那是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考察调研,走进藏族牧民索南才让家里。砖混平房内,铺着藏式地毯,阳光洒满...[详情]
    2022年7月23日 20:09
  • 近镜头丨“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2021年2月3日,农历立春。穿过乌蒙山腹地的山雨云雾,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赵玉学夫妇俩激动地将总书记迎进家门。春节将至,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制作当地传统美食黄粑。拿起一张粽叶,夹上一块糯米黄豆面,卷起粽叶,用线扎紧……总书...[详情]
    2022年7月22日 19:53
  • 考察乌鲁木齐基层社区 折射习近平“民生关切”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20日电 题:考察乌鲁木齐基层社区 折射习近平“民生关切”作者 苟继鹏这几天,67岁的退休职工阿布来提·吐尔逊像往常一样,带着10岁的孙子在小区树荫下纳凉散步,逢人就打招呼,热情地向四邻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来到他家中一起拉家常的情景。7月12...[详情]
    2022年7月20日 19:45
  • 时政微纪录丨百川汇流 天山为证
    新疆占中国广袤陆地疆域的六分之一中华文明激荡人心的篇章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印记穿越历史的烟云既标注了过往的源流也指明了未来的方向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调研满怀深情 饱含牵挂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新疆各民族是中华...[详情]
    2022年7月20日 12:48
  • 习近平的文化情怀丨“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题:“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新华社记者蒋芳、包昱涵千里运河,迤逦穿行。大运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两千多年来,她以世所罕见的时空尺度流淌至今。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大运河也为世界所瞩目。2014年,大运河列入《世界遗...[详情]
    2022年7月20日 09:28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