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提升质量是香港的出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明报:提升质量是香港的出路

2010年08月18日 1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18日电 香港《明报》18日刊文说,香港面对急剧人口老化问题已是不争事实。香港应为年轻人创造多一些出路;保护购物天堂的美誉。香港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都应以高质量作为目标,务实地发展香港所长。

  文章摘编如下:

  香港面对急剧人口老化问题,已是不争事实,根据最新统计数字,30年后香港人口有28%为65岁或以上。若以人口抚养率作比较,则由现在每2.8下降至1.5比1的比率,其实这抚养比率只是以年龄作划分,14岁或以下和65岁或以上的人数作为分子,而15岁至64岁的人数为分母的比率而已,其实香港现在接受教育机会比以往大大提升,有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还在求学,15至24岁的失业情况高达24%,所以单以年龄估算的抚养率未必能真正反映现时的抚养情况。

  若以非参与经济活动和参与经济活动的比例比较,根据现时的劳动参与率,据笔者的推算,将会由现时0.8比1,提升至1.4比1。换句话说,在2015年开始,每一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便会有一个非参与经济活动的人,直至2035年上升至1.4与1的比例。即是说整个社会非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数,比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为多。

  整体劳动参与率将继续减少

  随着人口老化,整体劳动参与率将会继续减少,情况实令人忧虑。

  另一方面,香港邻近城市和地方都有惊人的表现。以新加坡为例,在过往10年中,新加坡人口都有超过1%的增长,他们的GDP增长也有相应的增加,当地政府对教育、人口质量的培训投入不少资源,虽然新加坡生育率只有1.2(香港只有1.0),但新加坡政府积极到世界各地吸引高质量和年轻人士移居,笔者有两位博士生就在当地的研究所工作。

  新加坡的人口增长仍然维持一个健康的情况,当然本地居民对新加坡政制上的发展有不同的意见,但起码本地居民的生活素质、住屋和就业,当地政府都做出有力的承担。这不是什么“大市场小政府”的口水争论,而是务实地改善本地居民的民生和提升生活素质的问题。邻近的澳门也深入地探讨人口政策问题,注意人口素质的提升。至于上海、珠三角的地方,大家都有目共睹,经济发展实在惊人。

  为年轻人创造多一些出路

  环顾香港本地,在过去10年中,香港市民的收入原地踏步,但面对楼价和各方面的消费增加,香港市民本身的生活质量没有显著改善,再加上本地人口流动和内地居民的互动,现时港人回内地居住的素质(包括职业和教育程度)都比本地人口为佳,相对每日150名来港定居的人士而言,则比本地居民为差。在这种互相对流的情况下,香港的人口素质未能受惠于这种补充移民,香港不可能仍然采取自然调节去面对人口转变的挑战。

  香港没有什么天然的资源,无论服务行业和制度一定要以质量取胜,香港唯一出路是需要提升质量,整体人口的教育和技能要不断发展。做好年轻人的技能和教育培训,大学和专业技能学院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技能。为年轻人创造多一些出路,对副学士的青年人提供多一点的支持,检讨副学士学位的认可,并且为那些继续有心升学的副学士毕业生提供接驳的阶梯。

  保护香港购物天堂美誉

  质量管制实需要大大提升,香港当然有内地13亿人口庞大市场的支持,但香港没有能力和容量吸纳13亿人口;更重要的,香港需要集中本身的强项,提供高优质的服务,吸纳香港可以接受的人流容量,才是应该的卖点。

  香港应该按本身的容量把握自己的优势,创造一个具吸引旅游和发展的地方,保护香港购物天堂的美誉。对于那些无良经营的商店,加以重罚,保持香港这个良好的品牌。

  香港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都应以高质量作为目标,务实地发展香港所长。在未来不同地区人口的发展,都会是一个竞赛,无论上海、新加坡都不会停下来,整天都喊着被边缘化或没有任何警觉性都是有损无益。我们需要居安思危,才使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在这个区域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光辉。(叶兆辉)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