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金砖国家”成型不是神话却令人称奇

2011年04月21日 1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月14日中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结束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签字仪式。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中新网4月2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刊出评论说,2011年对金砖国家来说是重要一年,适逢“金砖”十周岁,“金砖”不可避免会被赋予更多色彩。纵观国际政经格局走向,金砖国家的形成颇有些另类,五国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发展模式、民族文化等各不相同,地缘位置上更是跨洲越洋,却能从几个英文字母简单组合出的概念,最终成为一个现实“共同体”,不能说这堪比“神话”,但至少让人啧啧称奇。更值得称道的是金砖的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文章摘编如下:

  如果某天进行智力测试,让您列举“砖块”的用途时,千万不要只回答盖房、垫脚或者砸人那么死板。记住了,砖块垒在一起,可以变成金砖。这可不是空谈,而是经济领域的时髦概念。美国人组合出“BRIC”(英文单词砖块谐音)一词,中国人译成了“金砖”,既不失贴切,寓意上更不乏祝愿。

  2001年,当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点石成金,首次提出“金砖”这一概念的时候,他或许不会预料到,短短的十年光阴,金砖的分量变得如此不可小觑。那时的金砖,还只是一种趋势,而不全是事实。十年后的金砖,无论从成色还是光芒来看,已然今非昔比。尤其让人浮想联翩的是,与“金砖”一起壮大的,不止是它的体格,还有阵营。自2011年起,南非正式成为第五块金砖,这不是“BRICs”中的字母“s”小写变大写那么简单,也并非“黄金之国”南非能让金砖真正多含金那么直白,而是“BRICS”务实开放的精神之体现。“金砖四国”由此也淡去了数字的概念,改称为“金砖国家”。未来不排除新的伙伴步入金砖的阵营,但南非的“入伙”,俨然开启了金砖之门。

  在海南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是继2009年叶卡捷琳堡、2010年巴西利亚峰会之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全体会晤。在当前中东局势动荡、国际油价高企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作为经济“新引擎”的金砖国家,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特别关注,何况南非还以非洲代言人的身份首次亮相,使得2011年三亚峰会更平添了几分亮点。

  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分量日益显要。南非“入伙”后,金砖国家横跨四大洲,坐拥全球18%的GDP,29%的领土,43%的人口,50%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影响力进一步强化。金砖国家不仅是黄金、石油以及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产出地,同时也是全球服务业外包以及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的集散地。2010年其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15%,未来的比重还将继续加大。更重要的是,金砖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巨大的经济潜力,不仅令饱受外贸出口不振、经济复苏乏力等问题困扰的国家眼热心跳,而且会极大促进各国在经贸领域中的互动与合作,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纵观国际政经格局的走向,“金砖国家”的形成颇有些另类。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发展模式、民族文化等各不相同,地缘位置上更是跨洲越洋,却能从几个英文字母简单组合出来的概念,最终成为一个现实的“共同体”,不能说这堪比“神话”,但至少也让人啧啧称奇。

  更值得称道的是金砖的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金砖”的内涵近年来也在不断延展,它已从一个单纯的学术和经济层面上的概念,逐步上升为涵盖政治、经济、外交等不同分野的多维词汇。尽管金砖国家的结构体系还比较松散,与其说是“国家集团”,倒不如说是经济利益体;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松散的共同体从2009年叶卡捷琳堡的夏天开始,就已经在为塑造自身的内聚力而不断努力。金砖作为一种新生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势必改变当前国际格局的面貌,进而促进世界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和演变。

  “金砖国家”组合有必然性

  诚然,“金砖国家”的组合有着偶然的成分,但似乎也暗合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性。当今世界风起云涌,全球化浪潮一往无前,促使资本链和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配置,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比重得以不断提升,而金砖国家正是这些国家的主要代表。中、印、俄、巴、南非等五块金砖,分别享有““世界工厂”、“外包王国”、“能源帝国”、“资源仓库”、“黄金之国”的称号。一方面,这些称谓体现了五国在全球经济链环中的各自定位和主导优势;另一方面,也形象地刻画了在以美、日、欧等传统经济体所主导的全球经济格局和游戏规则中,金砖国家所扮演的尴尬角色。

  虽说“贵”为金砖,但五国无一不是处在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如果说过去多年,金砖国家还能忍辱负重,承担起被分派的陪衬角色的话,在新形势下,伴随着金砖的分量不断提升,旧有的格局越发难以为继。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金砖国家呼唤变革的声音此消彼长。为了优化经济发展模式,规避全球性风险,金砖国家迫切需要加强协作、集体发声,以便强化自身的分量和话语权。

  事实上,金砖国家的产业优势突出,经济互补性强,如中国的制造业、印度的IT业、俄罗斯的能源业、巴西及南非的矿产业等,这种特色分工恰好构成了经济上合作互利的现实基础。尽管金砖国家内部依然存在竞争和分歧,但如果各国能降低对旧有的经贸秩序的依附,提升彼此间的合作层次,金砖国家的原材料及制成品自我消化能力将大为增强,资本的流动也将更加有序可控,从而大大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

  平心而论,如今的金砖国家已和最初奥尼尔构想的大为不同。奥尼尔眼中的金砖,不过是经济旧跑道中的“快步分子”。而金砖国家追求的不单是速度,还要有新跑道。这意味着不仅要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经济新秩序,而且需要各国协调一致,携手应对全球性的重大挑战。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既是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产物,也是为改革全球经济秩序而创新实践的结果。当然,金砖的声音也不只局限于经济层面,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金砖国家的政治立场就颇具协调性。

  2011年对金砖国家来说是重要的一年,适逢“金砖”十周岁,金砖峰会召开第三届。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刻,“金砖”不可避免会被赋予更多的色彩。金砖国家的合作道路正处在历史性的关口,三亚峰会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拜奥尼尔的灵感所赐,金砖得以横空出世,但也就仅此而已。奥尼尔只是给了金砖一个襁褓,而金砖的体格和分量则要靠自己来塑造。(作者:刘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