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欧洲时报:汶川地震3周年 中国交出满意答卷

2011年05月13日 09: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四川省汶川县在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举行“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公祭。中新社发 刘震 摄  

  中新网5月13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13日发表社论说,在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有学者将汶川救灾与美国卡特琳娜飓风救灾等做了一组数字的对比,其结果是触目惊心的。其结论是无可争议的,就是中国交出的是一份近于满分的答卷,这背后是汶川精神。

  文章摘编如下:

  三年前的5月12日,一场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将天府之国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城镇、家园顷刻间变成了废墟。没有人会忘记那牵动全体炎黄子孙之心的惨烈的汶川时刻。三年后的今天,灾区变成了新区,废墟变成了新城。除了那块为祭奠逝者所保留的“遗址”依然在提醒世人灾难之深重,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一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三年,在历史长河中只堪比一个瞬间。但中国正是在这个“瞬间”给世界描绘了一幅“恍如隔世”的神奇画卷;而各个阶层的海内外中国人通过在这个历史瞬间里的独特表现,使“汶川时刻”化羽成蝶为“汶川精神”。

  身在五湖四海的海外华侨华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汶川奇迹”只属于自己的祖(籍)国。她不可能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发生。越来越多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为这个奇迹不断作出坚实注脚。“地震10天后四川灾区完成1500万人应急安置”;“灾后重建总投入近万亿人民币”;或者“各省市援建3880个项目99%已竣工交付使用”;这些奇迹数字也许让人有点眼花缭乱,那么,在震后两小时就出现在灾区的中国总理温家宝的一番总结,最为清楚明了:灾区今天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灾区民众生活条件明显超灾前”。而据科学计算这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相当于10年-20年!

  在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有学者将汶川救灾与美国卡特琳娜飓风救灾等做了一组数字的对比,其结果是触目惊心的。其结论是无可争议的,就是中国交出的是一份近于满分的答卷,这背后是汶川精神。

  汶川精神的背后,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

  观察家都看到,中国之所以能不惜代价,倾举国之力,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最大限度地缩小灾害对人的伤害,最大限度地恢复并提升灾区民众的生活水平,与当今执政党“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执政方略直接相关。这一方略并非无源之水。胡锦涛倡导的“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温家宝的“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痕迹。汶川精神体现出的“第一精神”,正是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美国《时代》周刊将之总结为“强大的中央政府、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灾区的援建”。诚然,没有一个执政能力超强、具有权威性与号召力的政府,汶川奇迹不可能实现。但是,仅仅有“能力”与“权威”并不足以创造能力。文化依然是关键因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血浓于水”之民族凝聚力,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各个经济发达省市发挥己长“对口”救助灾区,并非被动执行中央指示,而是深深浸润在这一文化中的“义不容辞”之举。广东速度,上海质量,湖南思路,河北规划……融合流淌的是文化的血液。可以断言,中国不会出现“一个州拒绝比邻之州灾民进入”的悲剧,靠的就是这种文化。

  汶川精神中还有一个重要支柱,就是“子弟兵”的牺牲精神。这一点,也许迄今未被西方人完全理解--“为什么当地的百姓在看到解放军后就知道自己有救了”?这一点也需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中国人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救灾救同胞,对于中国军人来说,如同保家卫国。如果在这种时刻不能竭尽全力,流血流汗,则有辱军人之称号。

  汶川精神并非仅仅表现在“非汶川人”救灾赈灾,也表现于“汶川人”抗灾自救。灾区重建中,灾区人民在感恩救助的同时,表现出极强的自立自强精神。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百废待兴到经济重振、人心重振;从一方灾难、国之灾难到举国奋起;从汶川重生到民族信念重生;汶川精神已经成为当今中华民族精神的集合与象征。海外华侨华人坚信:惟其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她必将在未来民族复兴之路上呈现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