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外媒:中国破解经济命题 “富国”须“富民”

2011年12月19日 1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视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12月19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刊出评论《中国破解经济命题:“富国”须“富民”》说,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决策层给明年定下了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其中着力增加社会支出并扩大内需、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为亮点之一。一个国家富裕的根本目的还是让国民富裕,过上更好的生活,因而,这次的举措将更加直接,也必然会更加有效。

  文章摘编如下:

  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这一切,都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经济政策选择上备受瞩目。在12月14日落幕的中国最高级别经济政策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决策层给明年定下了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其中着力增加社会支出并扩大内需、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为亮点之一。

  中国经济在经过了30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不再单纯着眼于不断增加的数字,而是将眼光放在结构性改革上。但调结构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

  事实上,自2000年开始,“经济结构调整”这项内容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一直被强调,只是每一次采取的手段各有不同。比如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确定的“扩大内需对外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10年,在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重组的浪潮中,中国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潜力实现了向以外需为驱动的生产型大国的第一次转型;又如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际,中国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大规模的刺激措施,将大量资源投入基础设施,迎来了一波“资金狂欢盛宴”。

  但在大多数现代工业国家,消费才是经济的主要支柱。特别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消费市场难以提振的当下,外部环境的恶化恰恰可以倒逼中国加快经济再平衡的举措,加大满足本国消费需求的力度,减少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将更多依靠减税或行政措施来鼓励消费,挖掘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

  如果说之前中国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多是自上而下的,通过“富国”来推动“富民”,那么这次“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则是自下而上,以“富民”来促进“富国”。无论如何,一个国家富裕的根本目的还是让国民富裕,过上更好的生活,因而,这次的举措将更加直接,也必然会更加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背后,是中国高层释放出的收入分配改革信号。当中国成功摆脱“贫困陷阱”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之际,近来有了关于中国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心。无论这是不是“杞人忧天”,至少对多数普通中国人来说,匮乏中等收入国家的感觉。数字显示,反映劳动收入的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处于下降态势,从1980年的17%下降到2008年的11.2%;而在过去10年,中国的公共财政对医疗和教育的投入分别不足GDP的3%,这几乎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居民被迫为医疗、养老和教育进行大规模储蓄,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国最终消费不足,以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是迟迟难以启动。

  在学术领域,“中等收入陷阱”根本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未能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而实现产业升级。无论中国是否遭遇“中等收入陷阱”,未雨绸缪总要胜过落入陷阱。如今的中国再一次站到十字路口上,以往的国家盈利模式正在成为“过去时”,深度转型的重大挑战已是“进行时”,它将涉及中国整体的发展路径和动力结构的转换,乃至深层次的改革,这将使中国从“富国”到“富民”的“将来时”变得更可期待,也将使中国的经济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走向成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