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闲话礼物

2012年02月02日 16:02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我马上要过生日,准备开一个“女巫之夜”庆祝会,请我的女性朋友们来热闹一下。十几张请帖发出去几天之后,响应的电话陆陆续续地到了,不能来的按下不提,能来的在感谢邀请之后一般都会单刀直入地问:“那你有什么特别的心愿吗?”这个当然指的是生日礼物。过去,我的回答总是千篇一律:好心情,好胃口,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但是总有人会锲而不舍地问下去。这一次我就不故作矜持了,也直接回答:某某书店或某某化妆品店的礼券都不错,对方于是心满意足地放下电话。

  我在德国已经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德国人的这种送礼方式还是有些不习惯,觉得太实际太不浪漫了。当然,也只有熟识的朋友或亲人才会提这么直接的问题,原因很简单:这样既省了考虑该送什么的心思,也省了满街寻找挑选的时间,更避免了送去别人不需要的东西而白花冤枉钱,所以,就是送礼,德国人也讲究“优化”。在德国,没有“礼品回收”这样的店铺。

  在礼物的内容上,德国人爱送实用性比较强的物品或礼券,一般都会包装得十分漂亮精致,就算东西买来时就已有精美的包装,也会自己再用包装纸包一下,让人一眼看不出里面是什么。收到礼物的时候,人们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把礼物打开,一边啧啧称赞,一边表示感谢,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与感激。这些都和中国人的做法有点不太一样。过去中国人送礼不太讲究包装,现在是觉得没有必要包装,因为那些礼品很多已经躺在丝绒织锦的盒子里,而盒子外面是相配的手提袋,这样的礼物就是直接送给外国人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人家也不知道那袋子上印的是什么字。中国人收到礼品一般会先放到一边,等客人走了再打开,这是中国人的含蓄。

  中国人的“见面礼”让不少德国人感到措手不及。记得很多年前,我在《法兰克福汇报》作实习,有一次来了一个中国代表团参观访问,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也被派去陪同,访问结束的时候,中国代表团的负责人不仅给我们陪同的人员,还给编辑室的所有编辑都送了礼物。当我们拿着一堆礼品回到编辑室的时候,大家都很诧异:今天是圣诞节吗?还是咱大伙集体过生日?

  德国人很少会没有缘由地给人送礼,中国人在这个方面有一定的随意性,我比较喜欢意外的惊喜。我小的时候,过节过生日我父母都不会给我买什么礼物,但每次父亲出差,都不会忘了给我们全家人都带点东西,有好吃的也有好玩的,所以他每次回来,我们家就跟过节一样。有一次父亲出访非洲归来,沉甸甸的大箱子里有大半箱都是给我们捎带的礼物,而且都还用包装纸包好,放了满满一大桌。我们急急地把包装纸逐一撕开,里面有壁雕、木质的足有几公斤重的犀牛……我喜欢这样温馨的礼物。

  现在的中国,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什么都可以买得到,所以每次回国,该给国内的亲戚朋友带些什么礼物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有的时候实在想不出什么,我都恨不得直接打个电话回去问问:“你说我给你带点什么比较好?”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林中洋)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