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老年人低血压的防治

2012年02月06日 15:32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老年人量血压,若收缩压低于10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则属于低血压。老年人低血压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三型。

  原发性低血压:老年人约有2.5%血压偏低(低于100/60mmHg),原因不明。其中又有部分人是体质关系而导致血压低的,他们都无任何症状,这种血压低的人与常人比较反而长寿。

  继发性低血压:多有明显的原因,常继发于其它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或因降压药、血管扩张药使用不当,麻醉或手术意外。其它如慢性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或肾上腺功能减低等内分泌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卧床所致的营养障碍等,都可倂发低血压。

  继发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随病情的缓急而有不同。缓者可有嗜睡、虚弱、头晕、头痛、疲乏、视力模糊等;急者可有四肢和皮肤厥冷、脉搏增快、暂时性视力丧失、昏厥等表现。

  体位性低血压:又名直立性低血压,其特点是:当患者由仰卧位至站立位时,其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5mmHg,且同时出现脑缺血病状者,称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常因植物神经失调和压力感受器功能减低引起。当站立时不能通过反射增加心率及周围血管收缩,以代偿正常血压。多见于长期卧床或衰弱的老年人。或广泛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静脉炎患者,也可是特发性体位低血压,在心率慢或周围血管张力低时,容易诱发本症,应留意观察。

  防治:原发性低血压毋需治疗;继发性低血压主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升高血压的药物有麻黄素、肾上腺素、阿拉明和新福林等,均应由医生指导从小剂量开始用起。物理方法:可提高床脚,用弹性长袜或抗休克裤,可增加静脉血回流而增加循环血容量。对体位性低血压,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睡眠时使用稍高的枕头,醒后应待片刻再下床活动,从坐姿变为站立时也应慢慢起立。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梁永德)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