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明报:葱油价涨 今年经济遇第一关

2012年03月23日 11: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中国成品油价创历史新高 进入8元时代  来源:辽宁卫视

  中新网3月23日电 香港《明报》23日发表专讯说,本周是全国“两会”后的第一周,10元(人民币,下同)两棵的大葱,与此同时,油价进入(每公升)8元时代,舆论迅速将焦点对准今年经济第一关——物价。

  农历年过后,不少内地市民感觉菜价不但未落,反而见涨,一把青菜去年卖1、2元,如今几乎都是5元一捆,随着过节心理淡去,物价高企的感受更加强烈。各地政府反应迅速,纷纷向市场投放冬季储备菜,以稳定菜价,河北张家口市就以半价销售白菜、洋葱等存储蔬菜,新疆乌鲁木齐也投放了7种储备菜。

  而由于本周内地加油价,6%的加幅再次助推了蔬菜市场的涨价冲动。以北京为例,尽管供应全市的新发地批发市场未涨价,油价上调前的储备菜量仍够维持3至4天,但市内零售商贩因要往返运输,已悄悄加了菜价。广东的大葱加幅超过三成,其它叶菜也因天气和运输成本而上升。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指出,油价上涨最终成本由消费者埋单。有内地学者认为,老百姓和油企就像蚂蚁和大象在博弈,油价上涨有合理性,也需考虑老百姓的承受力。

  此外,大葱的天价还存在很大成分的投机行为,民间游资的炒作背后也有着更深层的问题。有业内人士透露,加油价是迟早的事。在此背景下,一个突出问题是,未来加价的痛感将明显地落在普通消费者身上,这一现象甚或倒逼各项深层改革。(钟鸣九)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