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华媒:外国青年从想象中国到理解中国

2013年05月24日 1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5月24日电 美国《侨报》24日刊载《从想象中国到理解中国》一文,文章指出,民间主体通过置身另一种文化,改变先入为主的一些观念和态度,用开放的心态理解这种文化,这正是公共外交的题中之义。当更多的外国年轻人来到中国、理解中国,再而传播中国的过程中,都会增进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即便对中国的社会问题有批判,那也是善意的、温暖的。

  文章摘编如下:

  有个叫约翰•兰多夫•桑顿的美国“90后”,14岁时听从“中国通”老爸的建议到中国游学一年,主业是学习中文和训练网球,后来就有了这本刚刚出版的小说 《美丽的国家》。它以一个美国年轻人的视角,触摸中国年轻一代的理想、奋斗与困惑,以及所暴露的某些社会问题。听说,这本小书得到了中国不少名人的推荐。

  外国人以中国为题材写书,这不是件稀罕事。遥远的,比如美国传教士明恩溥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的《中国人之气质》、《中国乡村生活》,塑造了近代西方的 “中国观”基调;新近的,比如《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的“中国纪实三部曲”,勾勒了1996至2007年间转型期中国的激荡。这些对中国的“他者”观察,即便未必完全客观,至少都是经过历史或市场检验的。

  若放在历史的坐标系下,《美丽的国家》不过是“书海一粟”,其阅读价值甚至还不能像其前辈们那样以厚度、深度去衡量;但置于民间外交的天平上,这样一个以美中年轻一代共同学习生活、互相打量对方文化而碰撞出火花的纪实性文本,却让舆论界看到了“西方理解东方”这个古老命题在新生代身上呈现出的乐观答案:在书里,“美丽的国家”,既指“美国”,也指“美丽中国”,作者看它们都用的是柔和的平视。

  理解的背面是偏见、刻板印象。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建交之后,西方人看中国都依然“夹杂着宗教、文化与政治的沙子”。在怀疑、不友善甚至误解的目光中,中国跌跌撞撞成长蜕变,如今新兴的东方之国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往“淘金”——经商、学习。他们由想象中国、道听途说中国,到观察中国、体验中国、融入中国、理解中国,再到叙述中国、传播中国。

  民间主体通过置身另一种文化,改变先入为主的一些观念和态度,用开放的心态理解这种文化,这正是中美之间所倡导的公共外交的题中之义。青年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尤其被看重,因为他们是被寄予了改善中美关系的新生代,被视为中美关系“最好的大使”。约翰•兰多夫•桑顿的中国经验显然要感谢他的“知华派”父亲,而不少有机会赴华的美国青年则要感谢奥巴马提出的“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以及各个民间机构组织的交流项目。

  这些从一个“美丽国家”抵达另一个“美丽国家”的年轻一代,卸下了明恩溥们的历史与意识形态包袱,也更少具有彼得•海斯勒们的思维定势。他们年轻、敏锐、包容,更乐于接触新鲜事物、视野更加广阔、看问题更有同理心……他们对当前中国巨变的体认,通过网络日志、媒体或出书的方式展现。就像《在华老外完全生存手册》一文所言,最后发现所有想象中“可怕的”文化震荡都是“可以忍受的、可以理解的、值得留念的,甚至是可爱的”。在一个彼此尊重的对话气场下,即便他们对中国的社会问题有批判,那也是善意的、温暖的。

  “小知华派”们感性的个人经验不断叠加、公共化,最终沉淀为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新认知,对于增进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大有裨益。某一天,当熟悉中国的一位美国青年从政了,他对涉华议题是否可以少一份误判?某一天,当中国议题又被政客炒作时,美国公共领域是否会升腾起另一种理性平和的声音?这是一个艰难的目标,但至 少从约翰•兰多夫•桑顿《美丽的国家》所流露的写作姿态中,似乎能感受到那样一种希望。(知欣)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