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媒解析中国经济:重申改革坚定决心

2013年07月26日 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习近平:以更大政治勇气深化改革  来源:CCTV新闻

  中新网7月26日电 境外华文媒体对近期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动向予以关注,有评论指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调结构”和“促改革”,深层次改革能否突破阻力直接影响经济转型的成败。习近平最近重申了中央贯彻改革的坚定决心。今后推进城镇化,一定会把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寻租等作为关键工作来抓,而不是“一阵风”。

  美国《世界日报》指出,李克强7月有关经济的讲话,较完整地披露了所谓“克强经济学”的基本路数,展现将要推动的两件大事,即推动城镇化和调整区域结构。

  新加坡《联合早报》26日刊文指,要想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没有政府的推动,显然是不行的。

  文章说,城市建设与开发和发展实体经济相比,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政绩的短期效应很强;二是政府可以没有任何顾虑地参与其中,并充当主角。也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就会十分乐意而积极地进行城市建设与开发。

  文章指出,城镇化建设是下一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如何使这场重头戏不被权力寻租所干扰,需要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作出认真的思考,研究具体的办法与措施,切实让行政权力能够在政府职能转变中,不再成为寻租的工具,不再成为损害政府形象的毒药。

  香港《商报》25日社论指,目前中国经济根本之策,仍是要将深层次体制改革进行到底,消除迟滞经济发展的积弊,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发展活力,才能促使中国经济成功向“内需型稳健经济体系”转型。

  香港《亚洲周刊》指出,中国最近已通过十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即是未来的产业重点,有创新,有汰旧,产业才会有希望。“李克强经济学”的重点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李克强的“上限论”和“下限论”就是要设定出一个较大的空间,在这个较大的空间进行结构改革。

  香港《商报》指出,深层次体制改革意味着权力下放,社会资源和财富向基层国民流动,必然触及既得利益阶层。能否突破阻力直接影响经济转型的成败。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重申了中央贯彻改革的坚定决心。

  《联合早报》称,从新一届中央大力倡导政府职能转变,在经济改革方面大力推进市场化建设来看,今后,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一定会把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寻租等作为关键工作来抓,而不是“一阵风”。对各级官员特别是掌握着实权的官员来说,将是严峻的考验。

  香港《大公报》26日刊文指出,从习近平总书记接任以来历次谈论改革,特别是此次武汉讲话,逐渐明晰勾画出他的全面改革观。

  文章说,国内外都在热议中国“改革攻坚”期,但对“攻坚任务”“攻坚策略”等存在不同认识,习近平都作出了明确回答。首先是攻坚任务,他提出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又强调了“六大问题”。其次是攻坚策略,他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勇气与智慧,二是必须调查研究。对于“攻坚期”“深水区”的改革开放,习近平的全面改革观不仅对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对清健思想、稳定大局、鼓舞信心具有巨大凝聚作用。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