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光大事件暴露多个问题 考验立法执法管理者

2013年08月19日 1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证监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  来源:CCTV新闻

  中新网8月19日电 上周光大证劵出现“乌龙”事件,引发A股大幅震荡。境外华文媒体予以关注,有分析称,此次“乌龙事件”暴露的问题足以引起整个证券期货行业的高度警觉,必须坚决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如何监管,防止市场失效意外,则考验立法、执法者。

  香港《大公报》19日报道说,光大证券将“乌龙操作”的罪魁祸首指向公司的套利系统,称其设计存在致命缺陷。业内认为,光大酿成大错的另一原因在于内控严重缺失。光大证券这一业务板块并未纳入整个公司的风控系统,光大证券事件发生后,整个市场的高频交易业务的风控及合规都将面临重新评估。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指,光大证券公告出现技术问题的策略交易部门主要从事ETF套利,因此因出现技术问题而大量意外买入权重股确实可能。而光大证券为此要付出大量现金,结算能否顺利进行是一个问题。就算光大证券有足够的资金,结算不成问题,以冲击涨停的方式误买入大量现货,这些头寸肯定会面临亏损风险。

  文章称,光大期货是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证券因策略交易部乌龙事件大量买入权重股现货,而光大期货股指期货空头头寸的暴露令问题变得复杂化。

  《大公报》文章援引业内人士的观点认为,光大对乌龙案件的解释居然瞒天过海且能自我保全。光大期指空单的对冲显然违背了三公原则,将一己私利通过内幕交易方式凌驾于公众利益至上。光大道歉缺乏诚意、解释亦有漏洞。

  文章援引同济大学石建勋教授观点表示,光大证券在“乌龙指”事发当日是市场最大的“空头”,“乌龙指”究竟是人为操纵抑或仅是内部计算机信息及内控缺陷,需未来更多的信息加以证实。

  文章称,此次事件是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的首例,暴露的问题足以引起整个证券期货行业的高度警觉,必须坚决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香港《经济日报》17日社论指出,事件揭示内地对防控乌龙盘以至错盘善后存在重大漏洞,更暴露极易被小量资金操弄的缺陷。文章指出,今次事件至少有三大漏洞。其一,预警机制不全;其二,取消交易机制不清;其三,责任归属难定。

  香港《明报》指出,光大证券承认自营业务的套利系统出了问题。套利买卖是属于程序买卖,今次问题揭示,程序买卖一旦出错,代价甚大,得不偿失。程序买卖最为人热议的是高频交易。高频交易改变市场生态,支持高频交易的认为这些活动是给市场提供流动性,收窄买卖价差、减少股价波幅、降低交易成本。反对者则认为这些交易扰乱市场秩序,制造市场噪音(太多没有需要的买卖),更引起市场失效。高频交易富有争议,但不可能取缔。如何监管高频交易,防止市场失效意外,则考验立法、执法者。

  香港《文汇报》文章指出,未来证监会和券商应以为此教训,宜大力加强内控,以维护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文章说,内地未来应出台类似乌龙事件带来投资者损失的法律诉讼,让乌龙事件制造者承担损失,以维护投资者利益。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