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巴西沦为“螃蟹之尾” 为何脱美入欧?

2013年08月29日 14: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台媒:巴西沦为“螃蟹之尾”为何脱美入欧?
    8月上旬巴西外长帕特里欧塔宣布将于本月向“南方共同市场”提案,允许巴西先行推动单独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美联社)

  中新网8月29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29日刊载《巴西为何脱美入欧?》一文指出,冷战结束后巴西大国外交战略内容有二,其一为强调发展与南美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其二为发展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大国的“新兴大国关系”,因此对美国的经济依存度自上世纪末已开始下降。其主要贸易伙伴基本形成了美国、欧盟、拉美和亚洲“四足鼎立”的格局。

  文章摘编如下:

  8月上旬巴西外长帕特里奥塔(Antonio Patriota)宣布将于本月向“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简称南共市)提案,允许巴西先行推动单独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多年来巴西一直努力与南共市其它4个成员国和欧盟达成协议定,但进展不大。

  21 世纪头10年,天然资源充沛的巴西和急需原物料的中国间贸易快速增长,该国经济虽蓬勃发展但无法掩盖的事实是:如果不是中国崛起,巴西经济成长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久前花旗银行认为在QE退场美元走强和中国减少原材料进口后,包括加拿大、俄罗斯、澳洲、巴西之“螃蟹四国”(CRAB)货币一定会贬值。巴西从 2001年名列“金砖之首”沦落到现在的“螃蟹之尾”,不得不思考策略变更,决定脱“美”入“欧”。

  巴西“近年经济成长的数据耀眼,堪称是新兴国家的典范,过去8年来有4000万人得以脱离贫穷。”但其私有化政策也将贫富差距拉大,基尼系数高达5.1。按照某些学者说法,这是在“劫贫济富”。

  巴西经济对外资、贸易依存度很高,当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导致外需乏力、资本流入减缓,巴西经济前景开始黯淡,地区与行业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严重,通货膨胀已经达到15%。无法支应世足赛和奥运会的巨大开消,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近来支持度大降。

  南共市成立于1991年11月29日,是南美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正式会员国有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委内瑞拉。尽管南共市内的贸易额从1991 年的41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049亿美元,但成员国之间龃龉不断。更严重的是巴西和阿根廷之间,不同规模的贸易摩擦几乎每年发生。近年来更因高筑贸易壁垒开始分化,如针对阿根廷采行“非自动进口许可办法”保护措施,巴西于2012年5月16日起对至少10项阿根廷食品,包括苹果、葡萄干、马铃薯、面粉和葡萄酒等进口设限以为报复。

  更糟的是2012年6月巴拉圭因国会“快速弹劾”并罢黜民选总统费尔南多•卢戈(Fernando Lugo),其它3会员国认为议会破坏民主机制,决定中止巴拉圭会员国资格,委内瑞拉因此得于7月31日正式成为南共市第五个会员国。但委国加入后不但使南共市反美意识形态变浓,其保护主义色彩也更加深,对外竞争力反而下降。

  冷战结束后巴西“大国外交”战略内容有二,其一为强调发展与南美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其二为发展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大国的“新兴大国关系”,因此对美国的经济依存度自上世纪末已开始下降。其主要贸易伙伴基本形成了美国、欧盟、拉美和亚洲“四足鼎立”的格局。巴西前总统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Fernando H. Cardoso)不但促成南方市的建立、开始寻求联合国安理会席次,更在自由贸易旗帜下与发展中国家结盟。2003年卢拉总统(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上台后积极推行“南南合作”策略,至2009年已在全球35个国家新设大使馆,遍及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2008年在巴西成立的“南美国家联盟”等于是确认巴西在南美的龙头地位。

  美国原本期望“美洲自由贸易区”能于2005年成立,至今仍未实现,主要的反对力量就来自巴西,但巴西目前占全球贸易比重和2002年一样不到3%。根据Arvind Subramanian和Martin Kessler最近的研究,全球30个最大出口国约一半的出口流向其享受优惠待遇的贸易伙伴国。从1990年至2010年,优惠贸易安排的数量从70个 升至300个。美国已积极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巴西如不摆脱南共市的纠缠尽速和欧盟洽谈自贸协议恐将得不偿失。(向骏)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