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娜号遭扣 澳报:商业纠纷岂容以游客作筹码

2013年09月18日 14: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9月13日被扣韩国的“海娜号”邮轮,18日早晨8时许抵达天津东疆国际邮轮母港。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网9月18日电 就“海娜号”在韩国遭扣押一事,《澳门日报》18日刊载社论《商业纠纷岂容以游客作筹码》,文章指出,任何不顾消费者利益,企图以消费者利益作筹码解决经营者之间纠纷的做法,都是错误和不负责任的。有关方面应以此为鉴,尽快处理好赔偿问题,检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所有游客的合法权益,防止日后再有同类事件发生。

  文章摘编如下:

  海航旅业旗下豪华邮轮“海娜号”日前准备驶离韩国济州港时,遭当地一家法院扣留。翌日滞留游客需要分批乘包机回国。“海娜号”邮轮取保工作于韩国时间十六日傍晚六时完成全部法律手续,被扣留多天的“海娜号”终于获得解押,并于当晚八时三十分搭载最后一批游客返航回国。虽然事件暂时解决,但未来可能会对中国人赴韩国旅游带来影响。

  “海娜号”是中国海航旅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豪华邮轮。该轮十三日下午驶离韩国济州港时遭当地法院扣押,搭乘“海娜号”1659名游客,以及船上的650名船员出航前恐怕未曾想到,他们旅程刚进行到一半,船就被扣在韩国济州。

  事件起因是海航旗下大新华船与江苏沙钢集团旗下沙钢船务之间发生经济纠纷。沙钢通过韩国国内的代理公司向韩国济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韩国法院受理后扣留“海娜号”。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整个事件中出面“扣船”的韩国济州地方法院,仅仅是个接受申请、代为执行的经办方。这起在境外发生的事件,完全是中国企业之间的纠纷所致。

  两家中国公司因为债务纠纷,让2000多名游客和船员滞留国外的同时,他们也把自己的、还有中国的脸,毫无保留地“滞留”在国外。十六日下午海航方面向韩国济州 地方法院缴纳了30亿韩元(约合1688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后,“海娜号”获得解押令,并于当晚八时三十分搭载最后一批游客返航回国。

  看看国际惯例,国际上,各种货船因债务被扣甚至拍卖的消息,屡见不鲜。但载满游客的邮轮因为债务纠纷被扣,几乎是闻所未闻。难道是此前国外众多的债权公司,都不知道邮轮可以扣?恐怕不是。是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就算被欠了多大的债款,也不会狠心向载有老人和孩子的邮轮“下手”。不管大新华与沙钢间的经济纠纷谁曲谁直,在协商无效的情况下诉诸法律,都是企业的合法权利,无可厚非;解决这一纠纷却选择了直接当事企业以外、同一集团旗下正在境外航行的邮轮作扣押目标,有违常理。

  这次重大涉外事件曝光后,社会高度关注,孰是孰非,需要法律进一步厘清。然而,上千游客旅行被中断,除了金钱、时间的损失,还有精神上的损失。

  这次游客无辜滞留、被迫中断旅程的事件,是一起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中消协认为,事件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限制人身自由解决商业纠纷的行为不予认可,对于韩国济州地方法院不顾中国游客利益,强制采取扣留邮轮的做法表示不满。

  其实,任何不顾消费者利益,企图以消费者利益作筹码解决经营者之间纠纷的做法,都是错误和不负责任的。这次事件在“海娜号”搭载最后一批游客回国后似乎得到平息,但有关方面应以此为鉴,尽快处理好赔偿问题,检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所有游客的合法权益,防止日后再有同类事件发生。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