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报:西太平洋地缘空间变革 东亚模式再换档

2013年10月23日 1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0月2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刊载《西太平洋地缘空间变革》一文,文章指出,西太平洋地区的空间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的含义,权力转移正在发生。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奥巴马因国内预算和债务上限僵局而缺席了(APEC)这一多边外交峰会,由国务卿克里代表出席。克里在演讲中一再重申,奥巴马的缺席不会动摇美国对亚洲再平衡战略的承诺,此地无银三百两,其实美国的承诺难以阻挡亚太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的地缘空间的重塑,由安全、财富、自由与正义构成的“权力之球”的重心正在发生变化,西太平洋的地缘空间正经历深刻的重组,与之相伴随的是东亚自主性与美国存在感之间的重新界定。

  东亚模式再“换档”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权力金字塔的说法,在塔尖是军事权力,美国一家独大;在中层是经济权力,呈现出多极竞争的态势;在底层则是包括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NGO)在内的多元主体并存。约瑟夫•奈形象地描述了全球化时代斑驳的地缘图景,但缺乏动感,真实世界则更像一个圆球,各种权力与资源共存其中,但人们对安全、财富、自由与正义等价值的追求支配着这些资源与权力,这些价值诉求的排列决定了球的重心转换,进而推动着世界转向不同的方向。

  东亚地区在二战结束之后,除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之外几乎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而全球13个维持长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中多数分布在东亚地区。财富的追求是东亚诸国的主流价值诉求。正是东亚地区良好而强劲的增长态势和前景让美国坚定了“再平衡”的战略,分享东亚的发展成果是美国“回归”的重要目标。

  东亚地区的增长经历至少三个波次:日本在五六十年代的快速复苏;东亚四小龙在六七十年代的崛起;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东亚增长奇迹的秘密在于:出口导向以及产业转型与转移,在增长模式上,东亚诸国趋同且有“共识”,强政府主导之下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发展序列。

  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地。这既是东亚模式的“传统故事”的重现,也是东亚模式的再突破。出口导向型经济使东亚诸国成为全球化的获益者,但同时也患上了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症,日本以及东亚四小龙的崛起与美国市场的开放息息相关。

  东亚地区的发展故事需要改变情节:夯实内部市场联系增强内生动力,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东亚地区内部的自由贸易区实质就是市场的相互开放与培育,如果东亚地区形成了更加完整的价值链条和市场网络,那么东亚的自主性就会增强,对美国的依赖也会相应减弱,也因此,克里在演讲时不断地推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切割地缘经济空间。

  在东亚的发展进程中,美国因素一直嵌入其中,除了对出口市场的依赖之外,还有对货币的依赖。为了刺激出口,东亚国家基本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扮演了锚货币的角色,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欧洲货币与美元脱钩了,但是在东亚却重建了这一货币体系。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内部的货币合作起步,东亚外汇储备库已经运行,而双边的货币互换协议也在销蚀着美元霸权。

  “东亚奇迹”是出口经济的成功,是贸易国家的崛起,但代价是货币的弱势,货币秩序的变迁是“东亚模式”的关键性突破。

  安全结构与财富诉求

  西太平洋地区半个多世纪的财富故事植根于相对和平的环境之中,而安全是个体、公司或者国家首要追求的目标,如果生存都不能保障,又怎能奢谈财富呢?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框架是由美国为核心的双边同盟构建起来的,这一脆弱的安全机制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美国提供更多的保护,还是彼此守望相助?选择前者意味着西太地区的安全需求增加,甚至超过了对财富的诉求,那么战争与和平成为主题;选择后者意味着以多边集体安全框架取代碎片化的双边军事同盟,将市场的信任关系引申到安全领域。

  西太地区的空间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的含义,市场网络已经深度介入其中。权力转移正在发生,是财富、安全、自由、正义之间的彼此制衡。(孙兴杰)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