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伊核协议对朝核会谈的启示:“核”谈得慢慢来

2013年11月28日 11: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1月28日电 伊朗核问题谈判达成协议,迈出历史性一步,对中断数年的朝核六方会谈有何影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香港《大公报》今日刊文称,国际谈判不能操之过急,只能一步一步前行。朝核会谈各方正在为重启会谈积极活动,谁能有此魄力和远见迈出第一步,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文章提出伊核协议对朝核会谈的启示至少有以下几点:

  其一,勇于打破僵局。伊核僵局,比朝核僵局时间更长。如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台后,改变其前任的强硬做法,在核谈判上发出开辟“新时代”的积极信号。9月下旬,他在联合国与奥巴马总统进行了15分钟的电话通话,打破了积聚34年之久的外交坚冰。鲁哈尼经常说,核谈判可能使伊朗和西方获得“双赢”,他的举动证明他并没有食言,也给僵持的伊核谈判带来了希望。

  当然,也不能忽略最后时刻中、美、俄、法、英和德六国外长抵达日内瓦推动谈判的重要作用。朝核会谈已经停滞多年,各方正在为重启会谈积极活动,谁能有此魄力和远见迈出第一步,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其二,摒弃冷战思维。当今世界的特点是开放交融。隔绝、对立甚至敌视,从某个角度看不能不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伊核谈判的突破走出了这个禁区,朝核会谈应该从中得到启示。美国坚持朝鲜必须表现弃核诚意才能重启六方会谈,并与韩国一起不断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还把航空母舰驶进韩国水域,致使半岛局势不断加剧,破坏了会谈的气氛。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进行了三次核试验,还动不动就宣称要把青瓦台变成“火海”,这只能招致半岛局势剑拔弩张,不会带来任何有利的结果。朝鲜最近宣布各道建立十余个经济开发区,以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实现贸易多元化,意图虽好,但如不摒弃冷战思维,发展经济和引进外资只能是一厢情愿。在这样情况下,重启六方会谈也非易事。

  其三,让步换取双赢。任何谈判不可能按一方旨意行事,只有各方均有所获,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伊朗这次坚持了原则,如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所说,放弃铀浓缩是会谈中不能触及的一条“红线”,但在谈判中又表现出很大灵活性,承诺不再从事浓度5%以上的铀浓缩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进入更多设施。

  美国等国则承诺,不再对伊朗追加制裁;暂停对伊朗贵金属、汽车零部件和石化制品的禁运;允许伊朗少量石油出口等。

  朝核会谈也曾取得积极成果,朝以弃核换取各方给予经济补偿,但其后未能付诸实施,而且朝鲜违背协议,研制核武并进行了三次核试,受到安理会的制裁。初步成果毁于一旦十分可惜。

  当然,这次伊朗核协议也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离未来6个月就伊朗核问题达成最终协议还有很大距离。伊核协议宣布几个小时后,鲁哈尼就称“世界大国承认了伊朗的核权利”,兴奋溢于言表。但美国国务卿克里马上进行反驳,称协议并未承认“伊朗有铀浓缩的权利”。

  未来6个月,还有很大的变量,外界称之为“需打一场攻坚战”。但是,这次协议毕竟暂时缓和并在最终协议中解决棘手的核冲突问题,如外电所评是“历史性的一步”,也使久拖不决的伊朗核谈判重显曙光。国际谈判不能操之过急,只能一步一步前行。伊朗外长回国受到热烈欢迎,国际社会盛赞协议的达成,均非偶然。(延静)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