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报:中国治理污染不妨尝试“环保特区”

2013年12月17日 15: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解放日报:申城雾霾,为何会如此严重?  来源:上海东方高清

  中新网12月17日电 加拿大《星岛日报》16日社论称,中国最近再遭雾霾大面积袭扰,涉事省份承压之下,正以空前力度整治大气污染。中国需从法律、制度、生产与生活方式各方面作出通盘调整。既然条块切割式的治污收效有限,是否可以考虑设立“环保特区”;通过“环保特区”尽速试验,尽快为各地在现有条件下改造成“绿色社会”,摸索可供借鉴的经验。

  文章摘编如下: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设立了不少特区或类特区,由沿海开放城市、到金融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林林总总,在不同时期,各自承担起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像著名的深圳经济特区,即以其系列成功经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带动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当前中国处在关键转型期,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被逐渐摒弃,绿色GDP与可持续增长成为新的执政要求。环境污染日积月累已成顽疾。肆虐神州的霾祸,令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数度过问污染大省河北的治污进度。

  河北作为重污染省份,现状也与长期承接北京的污染有关。北京的人口早已超越环境承载力,用水缺口需从河北等地弥补,无法就地处理的垃圾要送到河北填埋;八年前严重污染北京空气的首都钢铁总公司被批准将炼钢环节迁出,也由河北承建新厂。北京的现状暴露中国大型城市存在的布局与功能规划不合理的短板,河北的情况也非孤例。

  有环保专家呼吁“协同治理”应对环境问题,目前国家层面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已有“区域联防”的机制性安排。然而,当前的环境污染是全方位的,从空气到土壤再到水源,无不传出警讯,这是粗放型经济膨胀的恶果,也与民众生活方式直接相关。

  中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复杂,甚至关乎一地经济命脉,是环保措施滞碍难行的主因。仅对某区域或某领域治污,而不作通盘调整,实难达到全面根治的目的。但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全国性的通盘调整牵扯太广。

  在此情况下,是否可考虑设立“环保特区”,从立法层面、制度设计上,全面理顺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关系,规范、引导企业生产及民众生活方式朝绿色转型,通过与德、瑞、新等国的深度合作,及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环保技术的引进、研发、创新与应用,让环保不仅成为特区精神,更落实到生产、生活的每个环节,成为特区特色。

  通过“环保特区”的尽速试验,尽快为各地在现有条件下改造成“绿色社会”,摸索可供借鉴的全盘性经验。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