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邵逸夫:华人电影史的百年传奇

2014年01月07日 16:4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邵逸夫:华人电影史的百年传奇
    资料图片:2005年9月2日,4名科学家获颁第二届邵逸夫奖。图为邵逸夫(右二)在颁奖典礼上。新华社记者王成云摄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7日宣布,该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当日6时55分在家人陪伴下于香港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综合台湾《联合报》、香港《南北极》月刊和《台湾日报》有关邵逸夫的报道资料,对这位“影坛巨子”的生平梳理如下:

  邵逸夫英文名字叫“RunRun”,在家中排行第六,故被称为“六叔”。“六叔”邵逸夫的百年传奇,就是一部传奇电影。

  邵逸夫并非出身贫苦人家,父亲在上海拥有一家颇具规模的颜料公司,可是邵氏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全数进了娱乐圈。

  邵氏一家,包括了邵氏一门四杰:老大邵醉翁、老二邵村人、老三邵仁枚、老六邵逸夫。还有陈玉梅(邵醉翁的太太)在默片时代,曾当选过上海几家报纸选出的“电影皇后”。

  邵氏这一家搞电影的历史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上海成立“天一公司”,尔后是“南洋公司”、“邵氏父子公司”、“邵氏兄弟公司”,每次改组,都有其时代背景及不同环境因素。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二十年代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开始大展拳脚。不过“天一”由于经济上的限制,无法跟当时的“明星”和“艺华”等大公司对抗,业务停滞不前。

  邵醉翁眼看形势不利,就派邵逸夫和他的三哥邵仁枚到南洋去发展国片市场。

  编剧家杜云之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这样说:“邵仁枚和邵逸夫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片放映机和数十卷天一出品影片,在举目无亲的国外,开拓市场,辛酸艰苦,这是设想得到的。他们带着放映机和影片,差不多走遍了星马的穷乡僻壤,巡回放映影片。”

  辛勤并非没有结果,在邵逸夫和邵仁枚的努力下,“天一”在南洋站稳了阵脚,不但获得戏院的放映权,若干年后,还购地建戏院,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成为南洋和香港的电影巨擘。

  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新纪元。

  由邵逸夫独掌大权的局面,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57年,他只身赴港创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当初,他奉邵仁枚之命来香港接管由二哥邵村人主持的“邵氏父子”时,的确面对了由陆运涛主持的“电懋”的莫大威胁。但凭着他的圆滑处事手法,再加上陆运涛不幸堕机丧命,“邵氏”终于在清水湾建立起王国,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好莱坞”。

  七十年代末期,电影业开始走下坡,精明的邵逸夫收缩制片业务,而把更多金钱与时间投资在“无线”电视,当时有人批评他选择错误,然而邵逸夫却是笑骂由人,我行我素。

  谈到购地建戏院,邵逸夫有他的独得之秘。“邵氏兄弟”不但购地建戏院,而且还常购进毗连的地皮,善价而沽或供日后发展。陈吉的一篇文章指出:“邵逸夫的创业秘诀还包括:如果电影在某个地区卖座的话,他们几兄弟便在那里建造一座戏院,而且往往买下较建造戏院所需更大的土地。因此,邵氏后来在东南亚不但遍设戏院,而且,它的庞大财富是建立在与戏院毗连的地皮上。”

  日后邵逸夫虽是大富豪,他的早期生涯,却是充满辛酸和劳碌的。性格曾有人这样批评邵逸夫──“邵老六虽然整天笑脸迎人,笑功厉害,骨子里却是一个铢锱必计的家伙”。

  拍电影、卖电影的人大多喜欢以“文化人”自居,邵逸夫诚实地承认自己是一个生意人。在经营方面,他与所有对成本锱铢必较的香港老板并无差别,甚至为此闹出笑话。当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龙曾找他毛遂自荐,以每部1万美元的片酬拍电影,但邵逸夫认为李小龙太狂妄,把价码压至每部2500美元,结果李小龙投奔邵氏的竞争对手嘉禾,致使邵氏错失香港电影史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人物。

  邵逸夫对推动香港电影的发展功不可没,他在世时,可以被视为是华人电影史的“活古董”。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他与几位兄长联袂称霸整个东南亚电影市场,拥有110多家电影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品1000多部电影;在日本、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个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拍摄的中国影片;当年风靡亚洲的影星,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凌波等,无不出自邵氏门下。可以说,邵逸夫缔造了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

  邵逸夫1957年-1958年赴港坐镇制片,在他的魄力下,罗致了许许多多的一流导演和一流明星,更拍出了许多一流叫座的电影。在他的制片史中,曾使林黛四度蝉联亚洲影后。捧红李菁,以《鱼美人》夺得亚展后冠。《江山美人》获亚展最佳影片奖。凌波以《花木兰》获亚展后冠。

  首创开拍武侠片,《大醉侠》、《独臂刀》、《金燕子》,都轰动影坛。《天下第一拳》,开创了国际市场,发行全球数大洲,百余地区。

  他在全球各地建立了自己的戏院与发行网,使中国电影在海外能有自己的戏院上映。

  在1973年之前,邵逸夫的确是一个十分吝啬的大老板,在邵氏影城工作的员工,并没有获得妥善合理的待遇。然而,从1973年开始,踏入七旬的邵逸夫,却以个人财产,成立“邵氏基金”,每年拨款给各大慈善机构。对一向予人以“吝啬”印象的邵逸夫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个惊人的转变。

  邵逸夫事业发达以后,也十分注重慈善文化教育事业。每年他都要捐出、赞助不少钱,支持公益,因此,英国女皇特别颁授爵士勋位给他。

  邵逸夫虽然一度贵为香港“电影王国”的大老板,待人接物却十分平和,丝毫没有大老板的架子,在许多场合一口的浙江方言,与人交谈是满亲切的。

  邵逸夫过去日理万机,他的勤力,是出了名的,他不烟不酒,70岁之后,最喜欢的娱乐,就是看电影。他打太极,练气功,望九之年,仍旧健步如飞,红光满面,他也曾养马,却不热中。

  百岁的邵逸夫,仍掌管无线及邵氏两大媒体,掌控市值逾200亿港币的娱乐王国。他说,自己每天晚上只睡五小时,中午小睡一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工作。

  蔡澜在邵氏工作了许多年,职衔是制片经理。他曾说邵逸夫是一个非常人物,事无大小,都会亲自处理,因而他的子侄,很少在邵氏做事。

  基于邵逸夫的性格,他的儿女,都不大出风头,香港上流社会数名公子,一定数不到邵维钦他们身上。

  邵逸夫自己也说过:“我对儿子们的责任,是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这倒是他的肺腑之言,邵逸夫虽然是一个商人,却重视教育,这可以从他历年来捐出巨款支持国内各大学获得证明。

  邵逸夫坐拥无线、邵氏逾百亿元的娱乐王国,继承人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有报道指出,过去他被传与子女关系疏离,子女各自拥有自己的事业,无兴趣接掌娱乐王国,因此太太方逸华顺理成章成为掌权人。报道分析,邵逸夫这位史上最年长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找不到“接班人”的根本原因,或许不在于谁人能担当此任,而是他自身在事业上的成就标杆太高,使得他的视野里,再也看不到可以与自己匹敌的人。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