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人民币或进“5时代” 强化中国影响力

2014年01月23日 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23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23日刊载社论《2014指标:人民币进入5时代》,文章指,如无意外,今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跨进5时代,应是迟早的事。果如是,这将是2014重要的历史指标之一。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与人民币的持续国际化,两者相辅相成,必将对中国本身及全球政经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并强化各国对中国的经济与政治依赖度。

  文章摘编如下:

  继去(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凌厉升值3%之后,开年以来,汇率中间价再创新高,1美元兑人民币约6.0506。如无意外,今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跨进5时代,应是迟早的事。果如是,这将是2014重要的历史指标之一。

  人民币未来的走势怎么看,一如既往,从来就存在着正反各方面的因素。就今后的形势看,不利于升、有利于贬的因素主要有二:一、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将因物价上涨、制造成本上升及环保成本的增加而有所减弱;二、与过去相比,中国大陆将自一个资本大量流入的时代转变为一个对外投资急遽扩张的时代。

  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继续促升的压力:一、虽然贸易顺差已大幅缩小,目前经常帐顺差占GDP的比重,已从高位下降到2.2%水平,但只要顺差还在,就存在升值压力;二、虽然对外投资增加,但只要资本净流入还是正的,也就继续存在升值压力;不只如此,估计还有两个形势也将继续维持下去,即美国量宽政策(虽然购债规模开始缩减);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此一速度理论上与人民币的升值,两者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综合评估,促升的力道似乎大于促贬的力道,而且前者中还再存在着一个持续性很强,且又与人民币升值相互拉拔的人民币国际化因素。

  于是,如何观察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中国,乃至于对全球的政经体系会造成什么影响,自然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课题。

  与2014年人民币进入5时代的标志年相比,2005年与2008年之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更大的标志意义。2005年人民币启动汇改,可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启动,2008年9月世纪金融海啸爆发,则促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推动。从启动迄今,还不到十年,人民币国际化演进速度之快,是超过一般人预料的。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最近访问上海时表示,虽然人民币目前市场知名度还不是很高,“但在我有生之年,人民币将变成几乎和美元一样无人不知的货币。”

  可从几个角度找到相关数据来支持乔治‧奥斯本的判断。首先,中国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最大贸易国从来就最有利于使它的国家货币变成国际货币,英国与英镑如此,美国与美元如此,中国与人民币亦必将如此,只是时间迟早而已。人民币已是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九的货币,最近还取代欧元成为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使用第二多的货币。专家估计,三年内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规模将占到国际贸易总量的5%。

  其次,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投资货币的进程也在加速,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规模在新兴经济体中已排名第一;过去三年,中国债市中流通的国际债券规模增长了800%,外国发行方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融资者也越来越多。

  第三,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由于人民币起步很晚,目前世界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中只有0.01%是人民币,但2005年汇改之后,形势开始变化,估计人民币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将快速上升,百达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兹韦费尔(Poinck Zweifel)在《金融时报》上预测,在2025年时将达到30%,超过当前欧元的25%。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与人民币的持续国际化,两者相辅相成,必将对中国本身及全球政经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就前者而言,一方面将与中国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的以内需取代外需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步同向进行;另方面,也将使中国大陆从一个“世界工厂”转型为一个“世界市场”。这些变化也因此将对全球政经结构造成影响,强化各国对中国的经济与政治依赖度。与2005年及2008年类似,2014年人民币汇率进入5时代的标志意义也就在于此。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