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华媒:希拉里底气足 选总统党内无对手

2014年02月14日 12: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联合国。希拉里担任美国国务卿时曾多次访问联合国。她目前被众多分析人士视为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人选之一。李洋 摄  

  中新网2月14日电 距2016美国总统选举还两年九个月,如以2016年1月爱阿华州初选计算,仅剩23个月,希拉里‧克林顿参选总统已逐渐浮上台面。美国《世界日报》社论文章称,希拉里还未宣布参选,但政坛普遍认为她选定了。从读大学时成为活跃分子到第一夫人,再任联邦参议员和国务卿,希拉里从16岁到现在66岁都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她极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没有理由不参选。

  文章摘编如下:

  如果参选,何时是宣布时机?按照惯例,参选总统是一个两年的程序,换言之,参选人很可能在2014年底或2015年初宣布参选;不过,对希拉里来说,最适当时机是今年夏天,因为此时宣布,可吓退党内其他可能参选者,如延至明年初宣布,届时其他人选已投入,一旦有对手,就不得不花功夫应战。

  如果她参选,会有谁出马挑战她?由于她实力强,知名度高,民主党内可能没有对手出马与她角逐提名。希拉里“实力强大”,可从以下各方面解读。

  经验:2008年她曾参加总统初选,虽败给奥巴马,但对再参选是宝贵经验,尤其汲取上次败选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另外,担任四年国务卿,除让她有管理国务院庞大部门的经验,更让她重塑自我,摆脱丈夫克林顿顿影响,并消除过去的政治包袱。

  团队:克林顿夫妇从政40年,不断累积增加朋友和忠心支持者,希拉里当国务卿时,又建立了自己的团队。她现在拥有最广的人脉、最多的政治顾问和策略家,投靠者不少。

  捐款:希拉里夫妇数十年来建立庞大的捐款人网络,华尔街、硅谷和好莱坞都有无数富商巨贾愿意为她掏腰包,她的筹款能力绝非党内其他人可比。

  党内支持:多项党内民调显示,希拉里获得六、七成党内支持;上月初YouGov民调显示,78%的民主党活跃分子认为,她最可能获提名,认为麻州联邦参议员伊丽莎白‧华伦可获提名者有40%,认为副总统拜登可获提名者有30%(民调是复选题)。

  奥巴马的支持:奥巴马的支持最关键,因为克、奥两股力量相加,几乎等于整个民主党的建制,挑战希拉里就等于挑战整个民主党,除非有坚强实力,否则少有人出来挑战她。

  甚么理由认为奥巴马支持希拉里?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美国优先”(Priority USA)上月宣布支持希拉里。这个委员会2012年曾为奥巴马连任筹款8500万元,委员会两位创办人柏顿(Bill Burton)和史云尼(Sean Sweeney)都曾是奥巴马竞选团队成员,奥巴马的2012年竞选经理梅辛纳(Jim Messina)也已宣布,将担任委员会共同主席。梅辛纳等投向希拉里,等于将奥巴马两次赢得总统选举的资源、经验移转希拉里。

  那些人会是挑战者?副总统拜登是其中之一。副总统如参选通常可获提名,但希拉里声势比拜登更像接班人。拜登日前表示,今夏才会决定是否角逐提名。等到夏天的目的,主要在看希拉里是否参选。其实,没有奥巴马支持,很难想象拜登会参选;奥巴马阵营核心人物如梅辛纳早就表态支持希拉里,即使有传闻指奥巴马、希拉里间不够契合,但看来拜登更无望。

  伊丽莎白‧华伦原是最可能挑战希拉里的人。她当选参议员前是哈佛法学院教授,主张缩小贫富差距,批评华尔街贪婪,已成自由派代表人物,深获年轻选民支持,如果她角逐提名,声势将不小。但她一再表示,2016不参选(留待2020或2024年?),政坛普遍认为,她没有理由说假话。

  纽约州长葛谟是另一可能人选,他对总统宝座有野心人人皆知,其减税的中间路线也有号召力,但只要希拉里参选,葛谟就难以赢得提名,葛谟根据地是纽约,而纽约民主党选票和捐款势必投向希拉里。这种情况下,葛谟应不会挑战希拉里。

  加州传言州长布朗可能参选总统。布朗曾三度选总统,去年扭转加州十年来财政困局,全国瞩目。但他一再表示不会参选。2016年布朗已78岁,或自认已过选总统年龄。布朗今年可能争取连任州长,就此结束长达半世纪政治生涯。

  或许还有其他黑马角逐提名,但希拉里实力强大,挑战者赢面不大。当然,2008年希拉里也曾是大热门,但选战却打得一败涂地,将提名机会拱手让给奥巴马。这次初选,希拉里最大挑战应是如何在必胜形势下,避免再重蹈覆辙、马失前蹄。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