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报:台湾在野争权 好比影评人想当好导演

2014年04月15日 1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4月15日电 台湾《联合报》15日刊文说,影评人能成为导演吗?理论上可以,但具体的例子不多。影评人多是熟悉电影、甚有见地的专家,优秀影评人能见常人所不能见,一针见血戳破问题,也表扬影片的优点。影评者督促、鼓励、批评制作人、导演,双方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欧美是一种常态。

  文章说,缺乏影评制度,这个行业就沦为纯粹商业促销行为,观众只见到设计好的、灌输性的宣传信息,不论好片烂片,片商都要收回成本。每位观众都是合格的影评人,看了片子说喜欢或不爽,口耳相传的力道很强。导演被批评得发急,会说:“你们哪里晓得拍片的辛苦!不然你来做导演试试。”这种回答没水平,观众与影评人有权利批评,他们不必去考虑导演的困难。

  影评人要做导演,那是另外一回事。纸上谈兵与下场真摔真打终究有很大的差别。有位年轻朋友说不久就导第一部戏,我建议他先拿手机拍一段简单的戏,剪接出来看看是啥模样?他自信的说,评论过上百部电影,有一流摄影师、剪接师把关,不必再办家家酒了,再怎么样总会比D导演强。

  瑞典大导演博格曼(Ingmar Bergman)曾打电话给伍迪·艾伦(Woody Allen),说他经常做同一个恶梦,到了现场突然不知道怎么拍戏!幸好及时醒来。博格曼是20世纪电影大宗师,一生不断的追求创新,令人动容。

  文章称,有人将影评人与导演比做在野和执政的关系,的确有相似之处。影评人批评影片的缺点,也要公平的说出影片成功之处,使电影产业蓬勃兴旺,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在野善尽监督批评的职责,另外也应与执政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谋求出路找寻答案。

  选民如同电影投资人,投资前总要问问导演的资历、素养和构想,能处理何种场面,会拍内心戏感情戏吗?只评论过电影,将好多部电影批判得体无完肤,刀刀见血。简单的镜头如:男主角入镜见到女主角…你要怎么拍?别问了,咱天纵英明自然就会拍得很棒。这种回答足令投资者止步。

  文章认为,要执政必须拿出具体的、更好的政策来,因为你要下场指导了。两岸政策在哪里、台湾共识的定义是什么、振兴经济的方案呢?说出来听听,可是听到的都是意识形态口号,问多了就说:总不会比现在的当局更差吧!以“比烂”做诉求,不是爱台湾的最佳方式。

  接下来就“扣红帽子”,所向披靡。民众在政治正确的大旗之下谨言慎行。具体的表现多是在那里扭打、泼水、咒骂、堵门、锁门、关说、密室会商…下一代起而效尤,学得很快。嗔心四起,媒体再广为散播,丑化了自己。其实海外游客一致认为台湾人特别和善。

  苏东坡与佛印法师见面就打趣,佛印赞苏学士,居士像一尊菩萨,苏子瞻说,你好似一坨牛粪。佛印回答,我心中有菩萨,见到的都是菩萨,你心中有什么?

  负面能量过剩,乖戾之气随之四射,是否因为胸中堵满了一坨坨的东西?何不自清块垒,先学会正面理性的说话,再论及其他吧!(作者为电影导演:王正方)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