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纪念抗战胜利超常规格 超越单纯对日博弈

2014年09月03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中国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 习近平等七常委出席  来源:CCTV新闻

  中新网9月3日电 今天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中国领导人出席纪念活动。境外华文媒体予以关注,分析称,纪念日除形式有所超越外,承载意涵上亦有超越。近期一系列高调行动并非只是出于对日博弈的现实需要,更是在更高层面彰显国家意志。对内调动全民族精神资源,凝聚关于中国梦的共识。对外乃是亮明价值观,展现“软力量”。

  纪念抗战“国”字头机构频推进 提至立法最高规格

  香港《星岛日报》3日刊文关注到,近期诸多抗战胜利纪念活动都是“国”字头机构推进。如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公布首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等。此外,国家档案局连续三十天发布《档案里的中国抗战》,国家博物馆加排抗战文物展览。以上安排应有响应今天国家级纪念活动的用意。今年七月七日,中国官方亦以超高规格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

  香港《文汇报》3日援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的话说,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确定,标志着中国已经将纪念抗战胜利提升至国家立法最高规格,具有凝聚民族力量、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传递和平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日本右翼否认侵略历史的警告。

  李宗远表示,举办抗战纪念活动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让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让社会各界了解到中华民族在69年前所经历的伟大的抗日战争以及在抗日战争中所迸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纪念抗战实际上就是要继承我们中华民族这种光荣的传统。”

  台湾《旺报》以《陆纪念抗战 震慑日本》、《陆高调纪念抗战 不忘国民党》为题刊发报道,关注到大陆近期有关纪念活动。

  该报并刊发评论《抗战胜利纪念日不容污蔑》。文章说,中国将9月3日定为抗战纪念日,是告诫日本不要忘记曾战败投降的耻辱,而不再蒙受这种耻辱的唯一选择,就是正视历史。中国不会成为任何国家的威胁,但以“中国威胁”为口实重整军备并挑衅中国,却有重蹈覆辙的威胁。

  聚国家意志 抗战记忆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澳门日报》3日社论《纪念抗战胜利 聚国家意志》称,胜利纪念日,既是欢庆的时刻,也是警醒世人的时刻。

  社论称,从政令方式到立法方式,意味着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在汲取普遍民意后将“胜利纪念日”上升为国家意志,既赋予“9月3日”更多的严肃性和庄重性,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这一集体记忆神圣不可侵犯,意味着支撑这一民族记忆的历史事实不容篡改和歪曲。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2日刊文《抗战记忆,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文章称,为铭记历史、正本清源,中国自2月起有针对性打组合拳,包括以立法形式设定抗战相关的纪念日,公布45名日本战犯笔供,以及近日由官方统一公布了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等,不断激活中国民众与周边国家对于抗击侵略的历史记忆。

  文章说,已公布的首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有7名外籍人士,这同“国家记忆”展一样,强调了国际社会外援力量的贡献,不仅进一步丰富中国民众的国家记忆,也丰富外国友人后代亲友们的记忆,并提升他们对那场灾难性战争的关注。

  超常规格具示范意义 并非只是出于对日博弈

  香港《星岛日报》文章说,按常例,普通年份抗战胜利纪念以文化界、地方政府及民间为主。而在“逢五”“逢十”年份,则不仅有全国性盛大活动,中共最高领导层亦会出席,并有重要讲话发表。不过,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纪念若打破规格,亦属合时而作。今天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后的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其形式和规范对日后的纪念活动而言将具示范意义。 

  文章认为,自习近平上任之后,“抗日战争纪念日体系”快速形成,并成为配合“历史牌”的组合拳路之一。除“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之外,上月底全国人大又以法律形式将每年九月三十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观察人士指,纪念日除形式有所超越之外,承载意涵上亦有超越。近期一系列高调行动并非只是出于对日博弈的现实需要,更是在更高层面彰显国家意志。对内而言,调动全民族的精神资源,凝聚关于“中国梦”的共识。对外而言,乃是亮明价值观,展现“软力量”。(完)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