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媒刊文:电子书太厉害 纸质书生命已入倒计时

2015年01月12日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一名南京大学生和女友利用暑假打造的国内首家“电子书咖”正式开张营业。这是一家提供电子书阅读的咖啡屋,顾客可在喝咖啡的同时,通过书咖设备和账户免费阅览小姚购买的正版电子书库,还可以加入会员获得更多阅读便利。中新社发 王路宪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中新网1月12日电 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11日发表文章称,现在是纸质书的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了,不是纸质书不争气,而是电子书太厉害。很多文青都无法接受纸质书即将消失的事实,并且为纸质书罗织了各种需要存在的理由。殊不知,如此的纠结,正是纸质书日渐式微的表现。

  文章摘编如下:

  我想谁也不会否认,现在是纸质书的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了。

  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电子书的技术就已具备,早有人给纸质书发出病危通知书。只不过,谁也没想到这场革命会来得这么快。继2007年亚马逊推出电子阅读器Kindle,时至如今已经是第七代了。在这期间,我们目睹越来越多的好书印刷出版,纸质书的装帧越来越漂亮。

  但是,不是纸质书不争气,而是电子书太厉害。Kindle创业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杰森·莫克斯基去年在其出版的《下一波数位化浪潮》中,就预言到2016年,全美国将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电子书为主要阅读工具。这意味着,纸质书从此正式成为“非主流”。

  当然,我们必须感谢纸质书在过去数百年为全人类做出的贡献。自15世纪德国人古腾堡发明现代印刷术,可以批量生产的纸质书风行欧洲,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这场世纪大创业,被记录在《古腾堡革命》一书中。事实上,当时一系列催生现代印刷术的因素都已成熟,回看历史,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均跃跃欲试。出人意料的是,当时的古腾堡急需用钱,被逼无奈快马加鞭科技革新。在一些列的偶然下,才造就了丰功伟业。

  自那以后,纸质书就像脱离了母体的孩子,开始茁壮成长。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土地上,又生根发芽成不同的果实。例如,纸质书在日本孕育出别样的风景。东京大学的西野嘉章教授所著的《装订考》,事无巨细地写了日本近代书籍装帧的前前后后,光是那篇代序《近代制书史略》就令人叹为观止。欧洲书籍和日本书籍不一样,如欧洲书籍喜欢以皮革作封面,但日本书籍则传承中华传统。所以,怎样将中、日、欧三方的精华融合,日本人可谓绞尽脑汁。

  纸质书还谱写过无数感人的故事,看过《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读者都懂的。书中的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一位纽约女作家和一间伦敦旧书店的情缘。纸质书的背后,充满了温情脉脉。一本书从伦敦邮寄到纽约,打开信封的那一刻,或许是便捷的电子书永远无法取代的体验。更何况,由于缓慢的书信往来,书店店主与女作家之间建立起的细致入微的友谊,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人难以感受的。

  很多文青都无法接受纸质书即将消失的事实,并且为纸质书罗织了各种需要存在的理由。殊不知,如此的纠结,正是纸质书日渐式微的表现。纸质书的时代无论有多美好,都黄鹤一去不复返。有趣的是,最近十几年,我们目睹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电视、电影等等统统改变了形态,却未见人们有如同面对电子书一样的纠结。为什么在iPad上看电视可以接受,在Kindle上看书就不能接受呢?

  所以,最后我想怀着愉悦且如释重负的心情说一声:再见,纸质书!(许骥)

【编辑:马君豪】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