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台湾监狱可以是工厂 更应是学校

2015年03月12日 14: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3月12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2日刊文称,高雄监狱6个受刑人挟持狱政人员的悲剧已经落幕,但我们平日在享受监狱所生产美味饼干的同时,不妨因为这一次悲剧的产生,重新思考台湾监狱的定位,重新认识设立监狱的目的及其性质,好好落实狱政改革。这些改变如果能剑及履及,会对整个台湾社会的福祉有重大的帮助。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社会上存在一个古板的想法,就是受刑人既然犯罪被判决定谳,乃至发监执行,其本质为接受强迫性的惩罚与矫正,受苦有何奇怪?但可能很多人忘记,受刑人也有基本人权。

  也可能有人忘记,监狱限制受刑人的行动自由,而非其思想自由,所以受刑人有接受社会信息,也有阅读和写作的权利。再者,监狱可以要求受刑人从事劳动,但是对其贡献应当给予适当的报酬;无论是监狱工厂或是一般工厂,劳工都不应该被剥削。

  可能更多人忘记,囚禁犯人的目的除了惩罚外,更重要的是矫治,也就是期待受刑人在思想上获得更生,在行为上产生改变;所以监狱也应当是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和我们的全民福祉有重大关系。

  如果教育失败,受刑人出狱后继续作奸犯科,甚至变本加厉,整个社会都要付出重大的成本:无辜的受害人大增,警察侦防的成本大增,维持治安的以及司法审判的成本大增。反之如果成功,受刑人确实悔过,而且拥有一技之长,回归社会以后,生活上有所凭依,就可减少再犯罪动机。所以,监狱可以是新犯罪衍生的温床,也可以是旧犯罪结束的教练场。

  以这些角度观察台湾的监狱制度,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已经到了要需要急迫改革的地步。在人权方面,如日前本报民意论坛一篇文章所表示,去年台湾每位受刑人的生活空间(含卧位、马桶、洗台等)仅1.4平方公尺,也就是0.8张榻榻米,远少于国际标准2.3平方公尺;基本上监狱早已人满为患,超收近万人;而且,据了解,目前所有受刑人都是睡地铺,没有高出地面的床架。监狱如此,看守所更是挤不堪言;据报道,曾经拥挤到无法躺着睡,必须侧着睡。

  监狱管理人员也严重不足。台湾平均1名管理员要管理14名囚犯,日本是1:4,美国是1:3.3。人手不足令管理人员暴露于高度风险之中,也无法对受刑人进行良善的管理,更难安排有效的矫治或职业训练。工作辛苦、风险高、环境无法改善,对监狱管理人员而言不也是一种人权剥夺?因此台湾狱政人员流动率很高,这又进一步恶化狱政管理。

  有人说观察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看平时比较冷门的角落,像公共厕所,就会清楚。同理,在观察一地人权保障时,监狱人权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不能尊重受刑人的基本人权,将会是负面的教育。

  受刑人因为侵害他人人权而入监服刑,难道囚禁的目的,是为了彰显人权是可以被任意剥夺吗?相信这不是使用自由刑的原意。我们呼吁台湾法务部门要尽快改善,或向其他单位借用场所,至少应达到人权公约中的最低标准。

  再者,监狱的工厂应当企业化。监狱的面积大、人员多,有潜力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生产单位。监狱可以做饼干,那么应该也可以做肥皂,甚至可以设计网页,以及其他的代工。如果能有效地拓展业务,为何不让受刑人享有一定的报酬呢?这些报酬除偿还受害者的民事赔偿外,若可以合理的支持其家庭成员的生活,和原生家庭关系得以维系,出狱后再犯机率也会降低。

  要创造这个条件,监狱必须和其他所有部门一样,引进企业经营观念,受刑人如果也因此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就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另外,训练受刑人有一技之长最好的地方,正是在监狱。有的受刑人本有一技之长,就应当做老师,训练那些没有的。也可以外聘老师,来做教学和辅导。光学习理论不够,还要有实务经验的话,监狱工厂的生产就是最好的实习所。受刑人在监狱时间愈久,得到训练愈多,相信出狱后就不容易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如此才能使更生人顺利融入社会,防止再犯。

  6个受刑人挟持狱政人员的悲剧已经落幕,但我们平日在享受监狱所生产美味饼干的同时,不妨因为这一次悲剧的产生,重新思考监狱的定位,重新认识设立监狱的目的及其性质,好好落实狱政改革。这些改变如果能剑及履及,会对整个社会的福祉有重大的帮助。(朱云鹏,作者为大学教授)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