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时报:大陆影视业来势猛 谁能拯救台湾影视?

2015年04月20日 15: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4月20日电 最近,大陆有网络公司宣布赴台设分公司。对此,台湾《中国时报》20日文章表示,面对来势汹汹的大陆影视产业竞争,有些人直觉反应可能就是禁止与封锁。问题是:大陆的影视产业崛起已是一个事实,因特网跨界的威力又早已有目共睹,在这种情况之下,保护政策绝不是良药,更该思考的是如何强化本土影视产业竞争力。

  文章摘编如下:

  说起乐视,这是创立于中国大陆的一家网络视频公司,许多台湾年轻人都很熟悉,因为他们早就透过网络拜访过这个视频网站,在在线观看了许多电视连续剧与电影。

  这样的视频网站透过网络的威力,先是抢夺台湾的观众,然后瓜分台湾的广告大饼,接着又把台湾的电视人才吸引到对岸去,如今他们真的把脚直接踏进了台湾,要来设立分公司了,虽然一开始的征才对象只限于网络与工程人才,但是难免立刻就对于台湾的节目人才市场造成了非常可观的心理冲击。

  面对来势汹汹的大陆影视产业竞争,有些人直觉反应可能就是禁止与封锁。问题是:大陆的影视产业崛起已是一个事实,因特网跨界的威力又早已有目共睹,在这种情况之下,保护政策绝不是良药,更该思考的是如何强化本土影视产业竞争力。

  台湾的本土影视产业有三不足:一、自信心与企图心不足,多数业者只敢把眼光盯着小小的台湾观众市场,却不敢放眼对岸与全世界,因此总只是小打小闹,先求不赔钱,而不是奢望赚大钱,因此不敢有大投资;二、当局的辅导工具不足,当日本、韩国与中国大陆都透过政府的力量来加持影视产业之时,台湾居然还在高喊当局退出媒体旧口号,于是在竞争中,错失了当局与产业连手的好机会;三、法律的进步速度不足,过时的“广电法”不仅挡住了产业发展的契机,也限制了当局对产业辅导作为。

  日前笔者拜访一位影视企业的老板,他感叹的指出:才短短几年之前,影视制作还是台湾与香港的强项,后来对岸急起直追,积极向台湾与香港取经;再到如今,台湾影视产业的实力停滞不前,而大陆却已经成为华人影视的制作中心。

  在强大的竞争之下,台湾的影视产业还有救吗?或许不太乐观,但是仍有可为。在影视产业中,内容是王,既然影视市场失灵,无力生产好的内容,就必须“立法”以政策补强。

  重点有三:一、鼓励本土优质自制节目的生产,将之列为影视内容挤身基本频道等通路的重点项目,从而达成优胜劣败的良性循环;二、提拨充足基金,投入包括收视率在内的观众口味研究,帮助影视制作公司找出潜在观众,这属于公共财;三、除了增加政策辅导工具之外,还要同时放宽所有不必要的法规限制。

  以上三点,绝对是老生常谈,早就不新鲜了。偏偏知易行难,尽管各方一再呼吁,偏偏在种种阴错阳差之下,就是无法凝聚共识、顺利“修法”。当此关键时刻,其实只要有心,还是可以拯救台湾电视。

  放眼政治领导人,已经成为民进党“大选”参选人的蔡英文、争取成为国民党参选人的“立法院”洪秀柱“副院长”,以及近日来频频公开曝光的“立法院长”王金平,都属于有能力推动“修法”的政治领导人。尤其是王金平担任“立法院长”16年,不管未来是单纯卸下现有职务,或是更上层楼,都应该追求自己担任“立法院长”的历史定位,而最好的历史定位,当然是推动对于台湾前途至关重要的重大法案,绝对不是任期最久。

  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或许很重要,实际帮助台湾向上提升其实更重要。谁能帮助推动修法、拯救台湾电视?让我们拭目以待。(韦伯)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