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经济日报:台湾经济隐忧再现 必须转型

2015年05月25日 1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台湾高雄街头艺人用各种颜色的吸管制作“永不凋零”的花,吸引游客眼球。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中新网5月25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25日社论表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台湾经济即处于2%至3%左右的贫血式成长,“主计总处”也因为预测和现实差距太大、屡屡下修预测值而备受批评。去年台湾经济颇见起色,GDP成长率多次上修,全年成长率达3.74%,跃居四小龙之首。孰料好景不常,最近各项总体数据显示岛内经济又出现反转,究竟是短期现象?抑或是中长期趋势?应予深入探讨。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是高度开放的海岛型经济,出口占GDP比重将近七成;出口及其衍生的岛内投资和消费对经济成长贡献估计六至七成,因而出口是决定经济荣枯的最关键因素。前几年因为国际景气不佳及ICT(资通讯)业等主力产业竞争力下滑,导致出口持续低迷不振,严重冲击台湾经济表现。

  去年因为主要出口市场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ICT业受惠于来自美国苹果公司iPhone 6面世及大陆品牌行动装置大幅成长而增加的代工订单,出口显著复苏,也带动GDP成长回升到3%以上。

  然而,这一波出口景气未持续太久,今年1、2月出口已微幅下滑1.3%,3、4月衰退幅度扩大至8.9%及11.7%;除因油价下跌导致部分石化产品出口总值减少外,最重要原因是iPhone 6及大陆行动装置热潮已过,导致代工订单大减,这也让台商出口竞争力隐忧再次浮现;去年才挣脱泥沼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面板、LED及太阳能等所谓“四大惨业”,会否再现危机,备受关注。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陆正进入成长减缓的经济“新常态”,台商又高度依赖大陆市场,势必影响台湾出口的长期动能。另一方面,大陆积极发展进口替代产业,红色供应链快速崛起,已严重侵蚀台湾业者的竞争力。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大陆进口零组件比重已从1992年的60%降至目前的35%,进口替代直线上升,大幅降低对台湾零组件出口的依赖。

  马英九当局执政七年,两岸贸易大幅开放,但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不增反减,反映的正是红色供应链的日益完整。

  内需动能不足,包括投资和消费成长减缓,也是未来须密切注意的另一经济问题。岛内资本性投资长期不足,产业投资又过于集中在ICT产业,受景气波动影响甚大;近年民间投资热潮集中在房地产及受观光客大增刺激的观光旅馆等相关行业,但随着当局打房措施相继出笼,以及预期明年若政党轮替可能进一步抑制房价并导致陆客来台减缓等效应,未来民间投资持续减缓已很难避免。

  金融风险升高,亦可能影响内需动能。去年股市重返9,000点,最近甚至一度站上万点,在财富效应带动下,有助刺激民间消费及投资,但今年美联储升息已箭在弦上,一旦货币政策回归常轨,全球股市和债市皆将面临剧烈调整,台湾金融市场也难免受到波及,进而造成内需的紧缩效应。

  面对经济的诸多隐忧,朝野皆应捐弃成见,共同努力提振出口及内需,避免经济的再度反转。当务之急,应大力解决企业缺水、缺电、缺地、缺人才、法令规章紊乱、公权力不彰等投资环境恶化问题,催化产业升级再造;此外,朝野应“立法”寻觅稳定财源,大力投资可以改善人民生活及环境质量,因应高龄化及少子化社会的各项基础设施,兼收扩大内需及改善经济结构之效。双管齐下,加速台湾经济转型,化解隐忧,打开新局。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