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联合早报:气候阿波罗计划如何才能成功

2015年07月02日 1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2014年12月14日凌晨,经过13天密集磋商,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加时32个小时后,在秘鲁首都利马闭幕。(翻拍现场屏幕)中新社发 彭大伟 摄  

  中新网7月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日刊登英国卡梅伦首相内阁秘书加斯·奥唐奈尔的文章《气候阿波罗计划》。文章称,到目前为止,防止危险气候变化的外交努力集中在协调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上。但真正需要的是增加支出,而不仅仅是更多的协调。类似于全球阿波罗计划的项目只有在全球新兴力量也跟进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成功。11月的土耳其二十国集团峰会有机会实现这一点。

  文章摘编如下:

  1961年,美国面临在太空竞赛上被苏联甩开的危险,总统肯尼迪呼吁实施一项计划——即后来的阿波罗工程(Project Apollo)——在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将人送上月球。该计划有着明确的愿景,再加上为它调集的资源和动员的努力,保证了它的成功。肯尼迪宣布该计划后仅仅八年,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的尘土上留下了脚印。

  随着196个国家的代表准备在今年年底齐聚巴黎起草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协定,显然我们现在我们需要一个类似的工程。6月初,我和前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大卫·金、前英国石油公司CEO约翰·布朗以及其他几位合作者一起呼吁采取全球阿波罗计划(Global Apollo Program)。

  到目前为止,防止危险气候变化的外交努力集中在协调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上。但真正需要的是增加支出,而不仅仅是更多的协调。

  我们所提出的十年计划需要全世界齐心协力在与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取得突破。我们的计划寻求在2025年让无温室气体排放的电力成本下降到煤电以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入该计划的各国需要将国内生产总值的至少0.02%用于这方面。

  英国博物学家兼主持人大卫·艾登堡这样描述该计划:“终于,我们有了一个权威、务实而全面的计划,可以阻止正在威胁我们的星球的灾难。”比约恩·隆伯格 因为对传统遏制气候变化方针持怀疑态度而闻名,他认为我们的想法“是更加明智的方针,也更有可能获得实际成功。”

  事实上,最常见的建议有诸多有待改进之处。在巴黎,许多代表将主张给碳定价,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这能够引导消费远离碳密集型燃料。但也有人怀疑这样的政策是否具有政治可行性。雪弗龙公司总裁约翰·沃森最近指出碳定价根本不可行。“这项政策不会有效,因为客户想要的是平价能源,”他说,“他们想要更低而不是更高的能源价格。”

  类似地,大约30亿发展中国家人民无法获得平价能源,发展中世界的国家领导人饱受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压力。他们有可能厌恶提高能源成本的政策。比如,印度总理莫迪呼吁增加清洁能源的全球公共投资。“如果我们能够提供平价解决方案,而不是强加选择,会更有可能成功,” 他指出,“这要求能够获得更多资源和更好的技术。”

  全球阿波罗计划有助于世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支出。太阳能价格已经大幅下降:阿布扎比国民银行指出,迪拜的大规模太阳能装置能够产生可以与10美元/桶的石油进行价格竞争的能源。但大规模使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电力资源还有巨大的障碍,包括对更廉价、更高效的能源储存和转换方法的需要。

  目前,全球研发投资中只有2%用于清洁能源;照此速度,我们不可能很快就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全球阿波罗计划将让这些投资提高一倍,并协调弥补技术缺口的努力,让我们告别煤炭和其他碳密集型燃料的日子提前。

  在最近于德国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后,全球最大经济体领导人发布承诺“与其他有意国家齐心协力提高清洁能源研究、开发和示范的总体协调性透明度,凸显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技术的重要性。”但类似于全球阿波罗计划的项目只有在全球新兴力量也跟进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成功。11月的土耳其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有机会实现这一点。

  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必须产生一个为全世界范围引入碳定价的协定。但如果没有降低无碳能源价格的协调战略,这一方针就无从奏效。如果各国将签署全球阿波罗计划作为巴黎协定的一部分,那么这次会议也许将成为人类朝遏制气候变化迈出的一大步。(加斯·奥唐奈尔 英国布莱尔、布朗和卡梅伦首相内阁秘书,现为前沿经济学主席、英国上议院议员)

【编辑:官志雄】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