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公报:北京申冬奥成功 得益打赢新闻战

2015年08月12日 0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投票决定,北京成为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城市。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成员在现场庆祝。中新社发 杜洋 摄  


视频: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冰上运动悄然升温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8月12日电 北京申冬奥成功已过去近两周。香港大公报12日文章表示,申办冬奥是各申办城市之间在基础设施、办赛能力、民众支持度等方面的的综合PK。同时也是一场激烈的新闻大战。申办过程之中,新闻服务工作水平如何,对申办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北京最终赢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也得益于在新闻方面打了一场高密度、高水准、高效率的漂亮仗。

  其一,展示了中国的自信与开放。形象点说,新闻服务就是申冬奥整体工作的“脸面”,直接关乎国际媒体对于中国的看法。7月27日至30日的吉隆坡,在申办冬奥会的关键的冲刺阶段,北京冬奥申委每天下午举行4场中英文中外记者答问会,累计16场,300余家次境内外主流媒体500馀人次境内外记者参加,开放性回答有关申办理念、投资预算、人权状况、腐败问题、雾霾问题、缺雪问题等各类问题110余个。

  据了解,北京申冬奥代表团那段时间的答问会和深度专访数量之多、参与度之高,受访领导、专家、形象大使数量之多、层级之广泛,都是历次申办冬奥会所没有的。

  分析称,为了体现采访权利的公平、公正,每次采访都设计中文场和英文场,保障中外记者都有机会提问和采访。不事先预制问题和确定提问人的开放式记者答问会,16场答问会记者提问多达110个,也创造新纪录,受到中外记者的广泛欢迎,场场“人气爆棚”。

  其二,“软硬兼施”,展示了娴熟的公关技巧。一方面,针对解决媒体关注的热点、疑点和敏感点,围绕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奥运遗产、3亿人上冰雪、长城脚下的奥运会、气候适宜、办赛能力成熟等关键词,提供了充满说服力的数据与信息,也就是“硬货”。

  另一方面,充分施展柔性方式,当NBA巨星姚明、第一个进入NHL的中国冰球运动员宋安东、冰雪情侣申雪和赵宏博等一一亮相时,其风趣幽默的表现,尽显“国际范儿”,让许多外国记者露出会心笑容。这也契合了北京冬奥会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主题,形成一个个强势精彩亮点。

  其三,有的放矢,主动回应和化解外界疑虑和责难。在申办结果宣布之前,北京冬奥申委的媒体接待工作就注意加强统筹协调,对外释放权威主流信息,化解外媒有关北京无雪缺雪的疑问,对北京空气质量现状和改善前景的忧虑,并回击个别外媒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攻击。从而保持国际舆论正面中性取态占据主流,营造了恰如其分的舆论环境。

  该文表示,最终,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全世界面前念出“Beijing”时,这也是对申冬奥新闻服务工作最好的肯定。(马浩亮)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