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孙子回忆戴安澜抗战往事:客死异国 终于魂归故里

2015年09月02日 1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孙子回忆戴安澜抗战往事:客死异国终于魂归故里
戴安澜、王荷馨夫妇与五岁的戴藩篱、三岁的戴靖东。 香港文汇报图

  中新网9月2日电 香港文汇报2日报道称,“海鸥将军”戴安澜在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战场上,留下一段精彩而悲壮的历史。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该报专访了戴安澜将军之孙戴茗磊。

  “祖父进入黄埔三期学习后,为表示平息帝国主义欺压中华民族、蹂躏华夏大地的恶浪狂潮的决心,遂改名为安澜。”戴茗磊说,戴安澜在从长城抗战到台儿庄战役,再到武汉保卫战、昆仑关大捷的大小数百次的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奋战,血洒疆场。

  出征缅甸时,面对欢送的民众,戴安澜笑着说:“为民族战死沙场,男儿之分也。”当孤军深入缅甸同古,决心与日寇决一死战时,他在留给妻子王荷馨的遗书中写道:“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立功异域 以少胜多

  戴安澜,字海鸥,被称为海鸥将军,是中国近代抗战史上著名战将。1939年1月,戴安澜被任命为中国首个机械化师--第5军第200师师长。同年12月,桂南昆仑关战役尾声时,戴安澜亲临炮兵阵地指挥炮击日军,不幸被弹片击伤背部,因流血过多而被抬下战场。昆仑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最为壮烈的战役之一,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以及该旅团90%的军官。

  1942年,戴安澜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锋赴缅参战。在同古会战中,英军自顾撤退把防务完全交给第200师,面对4倍于己的兵力,戴安澜下定决心战死疆场,立下遗嘱:师长战死,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各团、营、连亦如此。第200师同仇敌忾,日军死亡逾5000人,中方牺牲1000人,以1比5的战绩创造了中日交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果,国际舆论为之震动,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评价戴安澜将军为“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斥同室操戈 挺国共合作

  与很多将领相比,戴安澜是更加纯粹的军人,他对国共合作、全民团结抗战的支持亦是无私的。戴茗磊告诉记者,在祖父的日记中曾有这样一段,当听说八路军游击队在一次战斗中给日军以打击,他写下:“抵抗日寇必然是前方与后方两个战场一起之努力,中国之抗战必然是全民族之抗战。”戴安澜将军始终反对国人之间同室操戈,倡导全民团结一心抗战。

  在面对重庆《新华日报》记者陆诒时,戴安澜说,第二次国共合作,团结抗战,这是深得民心的好事。要争取最后胜利,必须坚持抗战,坚持团结。胜利以后的建设,仍然需要两党合作,民主建国。陆诒高度评价戴安澜对国共合作的深刻见解,“非一般军人所能比拟”。

  悲壮殉国 身故备极哀荣

  从中枪负伤到最终不治,戴安澜将军经历了生命中极其悲壮的最后八天。戴茗磊的父亲曾多次深入缅甸密林,探寻戴安澜将军最后的足迹,终于在2011年找到并确认了戴将军殉国地--茅邦村。戴将军后人决定在此建一座佛塔,以纪念戴将军及200师阵亡官兵,在远征军二代、三代的帮助下,这座纪念塔已于2013年落成。

  1942年5月18日,200师从缅甸返国途中遭到敌人伏击,戴安澜亲临第一线指挥,遭到敌人重机枪一阵扫射,胸、腹各中一弹。负伤的戴安澜由担架抬着前进,但仍然指挥部队的行动,雨淋日晒使得他的伤口化脓生蛆。

  由于伤势的恶化,戴安澜处于半昏迷半清醒的状态,已说不出话来。当参谋长周之再等人问:“师长,我们下一步如何把部队带回国去?”祖父示意拿地图来,用手指着出国的路线,随后示意卫士把他扶起来,未来得及说什么,就与世长辞,年仅38岁。

  忠勇勤廉治军 战术克敌制胜

  戴安澜将军是一个从基层“打”上来的将军,其麾下的200师骁勇善战。谈及祖父的治军良方,戴茗磊表示,戴安澜非常注重军队的训练和教育,教育官兵要有忠、勇、勤、廉这四个现代军人的特性。

  不仅是精神上的要求,戴安澜将军根据现代战争需要,对士兵的格斗、射击、警戒、侦探、战术动作等都提出具体要求。他集合200师全师官兵,分期进行训练,亲任教官,一丝不苟。在当年全国军队的军事比赛中,200师多次获第一名,成为国民党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也是日寇最为敬畏的部队。

  戴茗磊说,祖父在抗战中战果辉煌,绝非因为运气好,而是他非常注重士兵的军事训练、战役战术的指导,是在用大脑和敌人战斗。早年在长城抗战中,戴将军看到官兵作战非常勇敢,可是却打不过日军,于是就从战术上钻研总结怎样训练好自己的士兵,并写了很多练兵教材。他提出了要三个“不打”:第一,看不见不打;第二,瞄不准不打;第三,打不死不打。

  “他不是一味勇敢、莽撞地不怕死,而是经常动脑子来考虑战术,想着怎么消灭敌人。”戴茗磊说,祖父善于思考学习,琢磨日军的战术,考虑怎样才能克敌制胜。

  发妻永结同心 名将魂归故里

  “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海鸥将军在缅甸给妻子王荷馨写下的遗书,至今读起来仍叫人无比感动。

  戴茗磊回忆说,当时孤身带着四个子女的祖母非常坚强。1949年,蒋介石集团派人要其祖母带全家撤离到台湾,祖母当即回绝:“我的丈夫葬在哪里,我一辈子就带着孩子在哪里,决不离开他。”

  戴茗磊的父亲戴澄东,曾先后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等职,近年来浸心发掘中国抗战史料。戴茗磊说,父亲几赴缅甸,费尽周折,找到了祖父戴安澜将军的牺牲地--茅邦村。离开茅邦村之前,戴澄东最后挖了两小袋土,带在身上,后来将这些土祭在芜湖戴安澜将军的墓前。70多年后,客死异国的中华抗日名将戴安澜终于魂归故里。(刘凝哲、凯雷)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