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全面二孩显人性化理念 “孩动力”现大好商机

2015年10月30日 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全面放开“二孩” 网友热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10月30日电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境外媒体表示,“十八届五中全会是‘人口再生产’的历史性转折”,这意味着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将终结。全面放开二孩等政策的出台,潜藏着的正是外商投资中国新兴产业、新兴领域的大好商机。

  香港《文汇报》30日文章分析,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获得舆论各界“点赞”。著名人口学者易富贤在受访时指出,虽然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口的长远影响并不会太大,但相信这只是中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第一步。他认为,未来政策调整将会加速,相信会出台一系列鼓励生育、降低养育成本的人口政策。

资料图:一家二孩的幸福场景。

  对于此次全面二孩政策,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表示,这是更加公平的人口政策。政策虽将一定程度提升生育率,对缓解中国当前的老龄化等问题有所帮助,但并不能完全遏制当前严重的人口危机。“很多家庭有了生育权力却没有生育能力,全面二孩的政策并不等于每个家庭都有普遍二孩,计生问题将继续挑战中国可持续发展”,穆光宗说。

  至于下一步的调整,易富贤认为,通过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降低养育成本,中国的生育率如果能够提升到、并稳定在更替水平,那么将恢复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活力,奠定今后几十年、数百年国力复兴的人口学基础。

  《欧洲时报》表示,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全面放开二胎、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互联网+、分享经济、“一带一路”战略、开放型经济……公报中的这些关键词,潜藏着的正是外商投资中国新兴产业、新兴领域的大好商机。

  新加坡《联合早报》30日报道称,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中国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将彻底终结。这是继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放宽一胎化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该文指出,去年中国多地放宽一胎化政策,但实施一周年并未出现生育率激增的情况,突显中国城市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面临少子化的发展挑战。有分析认为,即使全面放宽生育政策,中国城市夫妇因为养育负担沉重不敢生育,因此响应政策的申请未必有“井喷式”增长。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分析,人口政策关系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因应人口老龄化所形成的人口红利优势流失的情况,未来五年实施两孩政策是“非常及时的”。

  资料图:“单独两孩”政策后催热“二胎经济”,相关产业开始升温,月嫂等服务人员“紧俏”。中新社发 佟郁 摄

  香港《大公报》30日社论指出,全面放开二孩这一政策,可说是全会公报中最“引人入胜”和与民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的一笔。今天撤销“一孩政策”不代表对过去政策的否定,但实施“两孩政策”却肯定体现了今天宽容、共享、人性化与前瞻性的施政理念,也更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亟须加强内需拉动的实际需要。一对夫妇、两个孩子,有助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孩子消费”的巨大潜力不容低估。

  《澳门日报》30日社论《两孩政策利可持续发展》表示,五中全会最受瞩目的,无疑是会议关于人口政策的新决定。过去两年的实践证明,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不但可以减慢中国人口老化的趋势,还可以给经济发展以人口红利。全面两孩政策无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实现“十三五”目标有积极的意义。

  台湾《中国时报》表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29日宣布开放夫妇可生育2个孩子,瞬间成为爆炸性新闻,因为这意味着,实施了30年的“一胎化政策”成为历史;对于正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流失的大陆来说,是个迟到的好消息。

  台湾《旺报》30日文章分析,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仅是第一步。实施一年多的“单独两孩”方案,其实际效果与预期折扣较大,只增加了不到预期一半的人口。民众生育意愿的提升,还需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的全面跟进。

  《香港商报》30日引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系研究教授梁建章观点指出,一个朝气蓬勃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会对任何投资者构成巨大的吸引力。本次“全面二孩”的政策,则会提振海内外资本投资中国经济的信心。在外界对几十年后的市场规模和人才规模充满期待的背景下,中国有望获得更多具有战略眼光的长期投资,尤其可能集中在科研、教育以及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内。

  梁建章表示,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看似只是人口政策调整迈出的一小步,实际却可能成为引领中华民族续写辉煌的一大步。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