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界日报:反恐大势不妙 奥巴马演说露玄机

2015年12月09日 1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奥巴马:美将加大反恐 排除地面战  来源:央视综合

  中新网12月9日电 奥巴马总统当地时间6日晚间黄金时段发表全国电视演说指出,恐怖分子对美国的威胁过去几年已进入新阶段,但美国终将击败恐怖组织,因为美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对此,美国《世界日报》当地时间8日社论表示,什么原因促成他发表反恐演说?他想向美国人民传达什么讯息?这篇演说的战略意涵又是什么?其实,奥巴马若再不改弦更张,美国国土更危险,他的历史地位也必然坠落。

  文章摘编如下:

  自俄罗斯民航机遭恐怖组织放置炸弹坠毁后,普京总统决定升高反恐层级,一方面挟高科技武器攻击恐怖组织,俨然以全球反恐最高领导自命;另一方面,俄罗斯企图在中东地区发挥更大影响力。

  巴黎恐攻事件让法国总统奥朗德,一夜之间变成霸气十足的反恐斗士。他不仅对恐怖组织宣战,派出航空母舰“戴高乐号”与战机轰炸恐怖组织在叙利亚据点,同时誓言消灭全球圣战恐怖主义。反恐战争让法国进入紧急状态,也让他拥有更大权力,并扩大法国在国内外的安全军力。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6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奥巴马于白宫椭圆办公室发布重要演说,对南加大规模枪击案发生后美国应对恐怖威胁以及如何打击极端组织做出说明。

  奥朗德与普京同意成立法俄反恐联盟,颇有进一步推动全球反恐联盟之势。如果奥巴马再不发表演说,号召全球反恐,则美国自2001年在全球反恐联盟执牛耳的地位,恐怕不免被取代。

  如果奥巴马再不发表振奋人心的反恐演说,声望也会不断下挫。在巴黎恐攻后与加州枪击案前,“华盛顿邮报”与美国广播公司连手公布民调指出,约仅40%受访者肯定奥巴马因应恐怖主义的作法,比率创历来最低。仅35%受访者支持奥巴马对抗恐怖组织的策略。

  奥巴马演说向人民传达些什么讯息?第一个讯息,是恐怖分子对美国的威胁,过去几年已进入新阶段,呼吁美国人发挥潜力,不向恐惧屈服。

  第二个讯息,是美国将明确区分恐怖组织与善良的穆斯林公民,以免让恐怖分子更有借口对全球穆斯林推销基本教义派理念。

  第三个讯息,是美国仍然“强大”与“有韧性”,而且美国的执法与国土安全官员一直“努力不懈”地保卫美国人民,美国终将击败恐怖组织。奥巴马曾说过,如果美国对恐怖攻击表现过度恐惧,可能反而导致恐怖分子更容易对美国下手。

  第四个讯息,是希望透过演说号召美国人支持总统的反恐策略。由于部分总统参选人竞相发表煽情与激情反恐言论,不是在社会上制造更多恐惧,就是制造更多社会不安与分裂对立,加州恐袭男凶手法鲁克在美国出生、是虔诚穆斯林,导致全美穆斯林广泛被怀疑;因此,奥巴马必须及时发表演说,导正视听和民众偏见。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6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奥巴马于白宫椭圆办公室发布重要演说。

  奥巴马演说也提出四项反恐策略。首先,美军将持续在任何国家追捕与追杀恐怖组织领导人与重要干部。其次,美国将持续提供伊拉克和叙利亚训练和设备,在地面对抗恐怖分子。第三,美国将强化与友邦与盟邦合作,透过对恐怖组织人流、物流与金流掌控,共同打击恐怖的阴谋。第四,在美国领导下,国际社会在中止叙利亚内战和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已有进展,将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反恐盟国,集中力量摧毁恐怖组织。

  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民意研究公司(ORC)最新民调,53%美国人赞成奥巴马派遣地面部队对抗恐怖组织,但奥巴马始终不肯承诺动用地面部队,显然想保持他竞选时的自伊拉克、阿富汗撤军承诺不被自己打破。

  最后,白宫也要求国会尽速投票。奥巴马向美国人民保证,他已拟妥一套足以有效应付恐怖主义威胁的腹案。显然意有所指,只欠“国会授权”的东风。

  未来美国是否拿出比俄罗斯更强有力的行动歼灭恐怖组织,以确保反恐地位和对中东事务的完全主导权,演说未指明,但带给外界很大想象空间。因为奥巴马再不改弦更张,美国国土更危险,他的历史地位也必然坠落。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