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华侨报:日本“灭亲”泛滥折射社会病态

2016年02月26日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2月26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5日刊文称,日本是闻名世界的“自杀大国”。这种自我了结的悲惨方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潜藏于日本人内心世界的扭曲。尤其恶性的“灭亲”事件显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文章摘编如下:

  随着日本社会逐渐陷入物质和精神的双层“瓶颈”,日本社会的各种“杀”变得五花八门,自杀已经演变为杀人、屠杀,而有些方式令人不寒而栗。其中,最为恐怖的当属“灭亲”。从亲生父母到兄弟姐妹,再到年迈的祖父母,日本的恶性“灭亲”事件显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日本警察厅的统计显示,2013年日本发生的杀人事件当中,竟有53.5%属于这样的“灭亲”行为,十年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日本网站做过一项颇有意味的检索统计。结果显示,如果把“父母”、“杀害”等字眼作为关键词关联起来,进行的检索例年均高达4000件,其中不乏找寻“杀亲”心理学、方式技巧,以及表达独立、轻松、解放等心情的词句。社会学家对此分析称,“灭亲”情绪已经成为威胁现代日本人的一种精神顽疾。

新华侨报资料图

  如何杜绝“灭亲”已经引发日本社会的广泛担心和思考。为引导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树立健康的家族观和亲属观,大阪的医学家石藏文信还专门撰写出版了名为《如果产生灭亲念头,请读这本书》的书籍,探索精神疗法。这种令人不解并发指的犯罪行为在现代日本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与其特有的精神生态和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

  第一,社会规范和约束的高压转嫁给家庭。日本是一个“养成”意识很强的社会,整体强调规范、自我抑制和集团概念。这种文化决定着日本人必须经过整齐划一的“养成”教育学会融入社会。纵观日本社会,像孩子很小时就被灌输饭前要双手合十口念“我开动了”一样,家庭成为“养成”的主战场。

  这一做法具有积极意义,但来自社会的高压给家庭造成的负担也不容忽视。父母、祖父母自然成为年轻人眼中的“始作俑者”,一旦觉得繁琐的规则对自己造成严重束缚,心理扭曲,亲人便成为眼中钉,肉中刺。换句话说,“灭亲”行为的背后,是社会性管制带来的压抑无处爆发,演变成了家庭矛盾。

  第二,日本社会的信仰和精神危机撞到了“亲子”死胡同。随着物质化的进一步发展,日本面临着人情淡漠、生存压力和社会氛围封闭化等多重问题。现代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常常被各界称为“迷失的一代”、“自闭的一代”。亲缘关系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例如夫妻离婚则直接关系随之终结。亲缘关系则源于血脉。

  在颇为传统的日本家庭观念中,依然属于现代版的一种“上下”关系。极端情绪催生厌亲念头后,这种关系无法割舍,矛盾又无法解决,因此对于选择狠下毒手的日本年轻人而言,“眼不见为净”是自我解脱的唯一方法。

  这样的“灭亲”行为不但有悖于法律,更有悖于道德,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无法被接受。而通过对亲人痛下杀手来缓解自己的心灵痛苦,恰恰折射出日本社会深层次的精神荒芜。加之经济低迷、信仰丧失、少子老龄化等问题重重叠加,“灭亲”问题在日本恐怕没那么容易解决。(蒋丰)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