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受骗消费者为何对其争取赔偿权益退避三舍

2016年03月17日 08:39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香港《南华早报》3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受骗的消费者为何对其争取赔偿的权益退避三舍 分析人士称,即便所购商品令中国消费者感到不快,他们也只是默不作声而非争取权益,因为他们认为想要获得赔偿太费时费钱,简直得不偿失。

  专家表示,中国早在20年前就已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在两年前进行了修订,但相关法律仍然难以鼓励消费者寻求赔偿。

  新修订的法律已提高对受骗消费者的赔偿标准,他们不仅能获得“退一赔三”的赔偿,而且最低赔偿额为500元。新法还新增条款,要求金融机构向顾客提供有关产品的全面信息。此外,网购消费者通过新法获得“反悔权”,只要不满意就能在特定时间内退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称,与以前相比,消费者在市场中有更多选项,商家维护声誉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消费者的权益正受到更好保护。

  但痼疾依然存在,人们仍认为争取权益的途径太复杂,以至于不愿意采取行动。“对商家来说,违法成本相对其(非法)获益过低”,刘说。但消费者向商家索赔的状况恰恰相反,“我经常用一句谚语形容该问题:‘追回一只鸡,得杀掉一头牛’。”

  专门从事民事诉讼案件的上海律师李尚斌(音)表示,他很少受理消费者起诉商家的案件。“这是因为人们的损失较少,若聘请律师,至少要花几千元,”他说,“他们还认为打官司旷日持久,任何诉讼案至少需要几个月。或许最有效的(维权)方式莫过于引起人们的围观。”例如,去年曝光的“青岛大虾”和年初发生的哈尔滨“天价鱼”等游客挨宰事件。刘教授认为,这两起事件表明中国远未打造出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文化。(作者严婷,王会聪译)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