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孔子学院不应止步于汉语教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文汇报:孔子学院不应止步于汉语教学
2009年02月04日 14: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4日电 香港《文汇报》4日刊文说,中国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以孔子名之,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然而,把“孔子学院”定位在汉语教学似乎太低,应该让老外能够真正从“孔子学院”得到想探索的东西。

  文章摘录如下:

  短短五年间,世界各大洲的“孔子学院”已有二百余所,还不断有外国机构要求与中国有关机构合办,按规划到2010年将达到五百所。孔子学院建校之快,世所罕见,说明了世界有学习中国语文、认识中国国情的大量需求。

  世界有学习了解中国的大量需求

  建校以人名之,古今中外皆有,如中国的中山大学,但不多见。外国私立大学以人名之则较普遍,美国名牌大学大多如此。中国将设在境外的汉语推广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始于2004年3月。近几年,外访的国家领导人经常为开幕的“孔子学院”剪彩,表示国家对“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学院遂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了。

  “孔子学院”借用孔子之名,大概因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的对话式教学方法比古希腊苏格拉底还要早数十年。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是历朝治国的主导思想,儒家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孔子也是在外国最广为人知的中华人物。以孔子名之,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

  然而,把“孔子学院”定位在汉语教学,似乎太低。目前境外大多数“孔子学院”旨在培训汉语师资,进行汉语教学和考试辅导,举办汉语比赛,从事来华留学咨询,介绍当代中国概况、中国文化体验和对华商贸知识等等。如以此作为办学的部分目标,自然也是需要的。但如以此作为办校的根本目的,恐将得鸡失羊,拣了芝麻忘了西瓜。

  “孔子学院”应传播弘扬中华文明

  其实,外国人最想从“孔子学院”了解的是中华文明(化)。如果是为了做生意的方便,可以请翻译,未必增加太多的成本。如果为了尽快掌握汉语,大可请私人补习,或上汉语补习班。但任何翻译、私人补习或汉语学校所不能给“老外”提供的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源流、中华文明的基本特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典籍的启示、中华文化的可能复兴及其世界意义等的阐述,例如:

  一、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仑等文明一样,中华文明的起源也很早。但其它古文明却未能在其发生的土地上存续,为何历经艰辛波折的中华文明至今仍未完全丧失其生命力呢?

  二、近两千年来,中华文化与来自印度的佛教、来自中东的伊斯兰教、来自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等文化有过多次的碰撞,但都没有发生古代十字军东征或现代亨廷顿式的文明冲突,为何其它文明(化)却会发生呢?

  三、西方文明(化)发展到今天,已见衰败之相。有人说,不论美国的“毒债”,还是三鹿的“毒奶”,都是西方文明中过分贪婪和亟求功利的产物,而当代中国文明已带有太多的西方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到底东方文明将补救西方文明之缺失,而建立和谐的世界;还是西方文明将不断蚕食乃至吞噬东方文明,而使中华传统文明(化)消失殆尽呢?

  四、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五千言老子可窥自然规律,孙子兵法不但能用以指挥战争,而且能用来管理公司、推广市场、面对竞争,……。

  凡此种种,恐是老外想从“孔子学院”探索的。中华文明(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中华文明(化)上,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应当使之发扬光大。(宋小庄)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