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晚报:用语言衡量是否爱台的时代应远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晚报:用语言衡量是否爱台的时代应远去
2009年03月04日 14: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4日电 台湾《联合晚报》4日发表社论说,经过两次政党轮替,马英九高票当选,原本象征台湾“族群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最近“立委”对台湾行政当局负责人刘兆玄的质询,才令人发现,原来这种借由凸显“不会讲闽南语”的难堪,夹带着“忠诚检查”意涵的政治操作,到现在还鲜活存在着。在台湾,那个不会说闽南话就“不爱台湾”之类立论的时代应该远去。

  社论摘录如下:

  经过两次政党轮替,马英九高票当选,原本象征台湾“族群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最近看到“立委”对刘兆玄的质询,才令人发现,原来这种借由凸显“不会讲闽南语”的难堪,夹带着“忠诚检查”意涵的政治操作,到现在还鲜活存在着。

  先是有人质询刘兆玄:“民进党以前‘骗吃害饿’…,‘骗吃害饿’你听得懂吗?听不懂要学。”接着,民进党“立委”邱议莹、陈亭妃“加码”闽南语考试,考刘兆玄“一粒田螺煮九碗汤”怎么讲。不用想也知道,打一开始,这种质询策略的设计,就是以看准刘兆玄“一定听不懂”、“一定不会讲”作为前提的。

  类似的陈腔滥调,很多人都听过:住在台湾超过半世纪了,连闽南语都不会讲,还谈什么认同台湾?问题是,这种质疑早在十多年前就操作过一遍了,其政治意图也已经过透彻的讨论思辨。

  台湾并非只有一种族群,任何母语都应受到同等尊重。经过这十多年的政治冲刷和情绪沉淀,蓝绿阵营至少在形式上都不敢违逆族群融合的宗旨,各种母语教学也都进入教育了。多数人更早就接受,会说特定方言与否,不该与“认同”话题扯在一起。

  但为何如今“国会”殿堂里还有人拿语言大做文章?民选的政治人物为争取选票,勤学各种方言,以便与各族群团体亲近,也是当然的现象。不过,每个人除了自己母语之外,讲其它语言“轮转”的程度,值得用来当作讪笑、质疑的目标吗?

  马英九的闽南话“水平”,大家心知肚明,但一年前高票当选,表示多数选民都已摆脱了这个心理魔障,为什么少数政客还要硬将自己停留在“前现代”呢?

  要知道,今天能让刘兆玄在台上窘迫的,该是他的政绩表现。“立委”们为何偏要选这种无聊的“方言考试”呢?台湾的闽南、客家古老谚语太多了,那些发问者自己不见得都能应付过来!美国人选出少数族裔的奥巴马当总统,全美国同骄傲。而在台湾,那个“不会说‘台语’就不爱台湾”之类立论的时代应已远去。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