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美白四大迷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破解美白四大迷思
2009年03月24日 17:24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迷思1 一个月没淡化 你可能押错宝

  “雀斑淡化:第一个月最明显淡化。前三个月有效,接着效果迟缓。(因为较深层的雀斑,无法继续靠外擦品有效渗入而淡化。)”

  “颧骨斑、蝴蝶斑、黄褐斑、肝斑等,再强效的美白品都看不到效果,得动用到医师处方的对苯二酚+维生素A酸+类固醇药膏。(这些斑一定要做组织细胞的破坏才有机会不见或淡化。)”“局部的黑痣,雷射才有用。”

  要注意:上述的时间,是在“选对”产品的前提下推算的。换言之,擦了一个月完全没有任何感觉,不是美白效果很差,就是押错宝了。

  迷思2 色斑不一样 产品非万能

  举个例子,有人肤色均匀,但就是暗沈、黑了点。可能选择具有去角质作用的美白产品(像是果酸类衍生物、水杨酸衍生物),不消几天,肤色即显明亮。

  但是同样的产品,用在布满浅浅雀斑的白皙肌肤者脸上,可能一点效用也没有。

  如果选对了适合自己脸上色斑问题的美白商品,那究竟要擦多久才会知道有没有效?

  较合理的答案是“整体肌肤白皙度提升:一个月。开始有感觉(包括自己与旁人的观察):两个星期。长期使用,就能维持肌肤一定的白皙度。”

  迷思3 产品擦多久 我才会变白?

  “要擦多久才会白啊?”这是百货公司专柜上,柜姐们最常被顾客问到的问题。

  柜姐回答出的美白时间愈长,顾客掉头走的机会愈大。所以,每个品牌都在“抢时间”,举凡“14天白回来”、“只要半个月还你一张干净无瑕的脸”,甚至还有医师出书,把书名定为《28天美白嫩肤》。(如果书名叫《美白时钟快不了》,那谁会买来看?)

  问我多久才会白?我的答案将很冗长。还好我不是柜姐,不然顾客会全让我吓跑,老板会炒我鱿鱼。

  你是否也犯了这样的毛病?像是毫不考虑自己脸上的黑色素是哪一种,不分青红皂白的追求大家口耳相传的美白偏方。像是忙着抢购网络上口碑最佳的美白品牌,像是盯着水果日报看最新款的美白品,深信不疑评比专家说的哪一瓶效果最好的推荐。

  口耳相传、网络票选、专家评析,关键在必须适合你才有用。虽然大家的需求相同(都是要美白),但偏偏每个人皮肤上的色斑状况与皮肤条件就是不相同。

  美白保养品在台湾的化妆品市场占了三分之一强。这样的市占率还不包括也添加有美白成分的抗老、防晒、保湿等保养品。台湾人爱美白,所以即使是抗老系列、防晒品、保湿类,甚至是抗痘、去角质产品,如果诉求上多了“美白”,那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会跟着旺盛。

  所以,“含有美白成分”、“具有美白效果”等文字,就散布在各式各样不同诉求的保养品成分说明书与DM当中。

  迷思4 美白变配角 效果不会好

  在选择保养品时,如果偏好保养品中同时兼具有美白效果,那就得先有以下的基本认知才好。

  第一点,美白成分是多样且复杂的。美白成分本身的安定性差异颇大,必须考虑的配方安定技术比较高。不像保湿成分或防晒成分那么容易“异地求生”,实际上并无法随意地添加在各式各样的保养品或彩妆品中。(意即有加也不见得有效)

  第二点,防晒品放在不适合的配方环境中(例如酸碱值不对、未做好防光害防分解配套等),是很容易自行阵亡失效的。

  所以,去充当防晒、抗老化、抗痘等商品的配角时,在不抢主角风采的前提下,配方原则当然以安定主角为先,所以美白效果不彰就司空见惯了。

  (摘自台湾《元气周报》 作者:张丽卿)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