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中国到了超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中国到了超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2009年04月01日 0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4月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中国已经到了超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会意识到需要重建普世价值,将现代价值与中国传统结合。而从长远看,中国将会坚持长期以来认定的“中国”的核心思想:安全、安定、统一的国家和和谐的社会。

  文章摘录如下:

  今天,欧美的各大银行风雨飘摇,亚洲各国则经济下滑、失业人口成千上万。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任何国家都不能全身而退。对中国而言,它如何面对未来的全世界,需要审时度势、仔细应对。

  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关注的基本是经济的全球化。随着外国资本的大量到来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几十年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一极。过去几千年里,唯有“学而优则仕”的“士”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赢得社会的尊重;而今,企业家、经济精英也成为这个日益充满活力的社会中独领风骚的一个新兴阶层。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的全球化考虑,是否还将以经济为中心,就成了一个问题。事实上,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已经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只是直到晚近,那种有限的全球化,对中华文明和这个文明之上建立的帝国体系并未产生丝毫影响。

  长期处于国际体系之外

  历史上,中国的统治精英认为,国家应该是合法性、智慧、道义的化身。保护国家的方式,不是靠武力击败敌人,而是通过朝贡体制,实现领土的安全和“四海来朝”的光辉。在这种体制下,中国不过度扩张,亦没有推动涵盖欧亚大陆的全球化。中国眼中的政治全球化,是以维护中国自己的根本利益为中心的。

  这一理念,最终在19世界下半叶,另一种帝国体制成为全球性的力量的时候,被击得粉碎。几番军事溃败之后,中国意识到,要保护自己民族的主权,必须接受西方国家带来的民族国家这一国际体系。

  1911年的革命,其实质就是在清朝所确定的中国的版图上,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的现代民族国家。但是这个国家要能够生存下去,中国需要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但事实上,在其后的四十年里,新兴的世界帝国不断地挑战着这两样东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年之后,战争中胜出的美国及其盟国重新设计了一套世界政治的管理规则。这就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新的国际政治秩序。但是这一体制中应该属于中国的位置,则一直没有给予在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直到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这22年中,中国是处于国际政治体系之外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自1978年起,中国向世界敞开了经济开放的大门,同时在联合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里,致力于做一个维护现有体制的成员。但是,正当中国慢慢适应了全球化的时候,全球经济体系遭遇了巨大的危机。中国应该如何参与修复当今世界经济困难的努力呢?

  中国人一直认为,中华文明是普世价值的承载体,并长期以此为傲。自20世纪以来,中国人又一直努力学习和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观念。

  西方希望中国继续努力,进一步接受他们认为对适合全球未来的观念和行为。但中国根据自己的认识,认为这些要求并不合理。中国的领导人坚持要自己选择有利于他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安全、文明的东西。他们要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以他们认为合适的速度来选择。

  这一点,在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实现。目下的全球金融危机,巨大地削弱了世人对西方世界为经济发展提供的信心。中东的乱局证明,使用武力改变一国政权的做法已成明日黄花。非洲的种种困境,迫使西方援助机构重新审视,他们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政治和意识形态压力以实现政治变革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

  重新建构普世价值

  崛起的中国无法回避这个全球化:政治的、价值的全球化。相反,中国必须仔细研究这些变化。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寻找实现下一波经济增长的途径。他们看到,目下全球的这些巨大的不确定性,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重心考虑自己的选项。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中国国内的种种讨论,都围绕当下全球的迷惘与焦虑中,中国应该怎样设计自己的未来的主题展开。

  如果历史可以告诉未来的话,那么,下一步中国的重点应该是这样的:

  中国将继续将经济全球化作为实现更大目标的一个手段,并以它服务于他们最首要的目标:繁荣强大、受到世界尊重、对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的中国。

  他们也会意识到,中国需要重新建构普世的价值,接受维持文明所必须的成分,并将现代的价值与中国传统结合。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将会坚持长期以来认定的“中国”的核心思想:安全、安定、统一的国家和和谐的社会。(王赓武)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